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772章 王越的機會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李賢見朱祁鎮似乎已經被楊洪說服了,立即說道:“陛下不是已經令項忠為兩廣總督了,可令項忠總領此事。”
楊洪說道:“陛下,臣以為項忠不大合適。”
“項忠固然是能臣,但是與安南談判之人,最好有軍中經歷,否則是不可能讓軍中信服,而項忠雖然平定李天保之亂,但是李天保不過數千愚夫愚婦,令一千戶領兵,足以破之。故而項忠負責後勤即可,但是插手軍中,卻未必是善策。”
楊洪作為勳貴,決計要維護武將一方的利益。
如果說平定大藤峽之亂,乃是文事為主,武事為輔,這才有了毛勝在兩廣總督之下。
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。
攻安南乃是國戰,如果由一個文臣主持,那麼大明勳貴的權力,就又被切割了一部分。這是楊洪決計不願意看到的。
李賢說道:“昌國公,你難道不知道下面的驕兵悍將是什麼樣子,讓他們與安南談,最後能談出來個什麼樣子,還不如直接就打,還爽利些。”
如果是內閣會議的時候,李賢還要留一些體面。
但是而今私下時候,李賢的語氣也是咄咄逼人。一點情面都不留。
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大明文官可不是柔弱武夫,歷史上當殿錘死人的局面,也就是正統十四年。
如果一個文官比一個武將還能打,朱祁鎮並不是太吃驚的。
朱祁鎮說道:“好了好了,李先生所言極是,昌國公可有合適的人選?”
楊洪說道:“有,就是王越。”
朱祁鎮聽了王越這個名字,心中一動,說道:“不錯,王越是一個合適的。”
王越雖然在軍中,但是一直在斷事官體系之中工作,其實他做的事情,更多可以算在文職軍官之中。
當然了,這個時代並沒有這個說法。
而且王越也是舉人出身,如果不是正統十四年,他投筆從戎,而今考一個進士也不是什麼事情,乃是軍中少有的文武雙全之人。
朱祁鎮也是很器重的。
別的將領,或許會因為戰功故意挑起戰事,但是王越卻是不會的。
而且王越在京營之中也頗有威望,雖然沒有打過仗,但是在軍中威信不可小窺,也是能鎮住軍中的。
如此一來,能文能武,識得大義,也有口舌之利,正是與安南交涉的絕佳人選。
這個人選,李賢也很欣賞。
畢竟舉人已經是文官的後備軍了。李賢將王越當成半個自己人。故而說道:“臣無異議。”
就這樣王越新得了差事,乃是徵南軍總斷事官。
雖然南方軍之中的斷事官體系還沒有多少效力,整個斷事官體系雖然在全軍之中推行開來了,但是真正有實際效果的,還是京營與邊軍,南方各省的軍中的斷事官,更多是一個擺設而已。
不過,既然王越要擔任這個位置,就決計不會讓這個位置成為一個擺設。
朱祁鎮召見了王越面授機宜。
王越受命之後,帶著數百隨從,乘船南下。從天津出海,順著剛剛起來的西北風,一路到了廣州,隨即來到桂林之中。
首先宣旨。
令毛勝為徵南將軍總兵官,總領兩廣乃至於京營一部人馬。並命令他徵召各部。準備進攻安南。
算上土司各部,乃至於本地大軍,與京營,總計有十五萬之多,雖然其中良莠不齊,但是足以與安南大軍打上一仗了。
王越自然細細將皇帝的意思給毛勝說了一遍。
毛勝聽了,說道:“也就是說,打與不打,卻要看一使臣了?”
王越說道:“徵南將軍,這是陛下的意思,難道你想違背陛下的意思嗎?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