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776章 南方衛所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未必有順順利利打下安南的把握。畢竟安南不是朝鮮。
所以,不做自己預料之外的事情,朱祁鎮反而有一些輕鬆的感覺。
“罷兵就罷兵吧。”朱祁鎮心中暗道。
不過這一次大規模軍事調動,朱祁鎮也不準備浪費。
他召集楊洪與羅通,說道:“南方衛所向來不堪戰,大藤峽一戰,已經顯露出來許多,這一次撤軍之後,就好精簡衛所,裁撤空額,朕準備大赦天下,凡是逃兵都在赦免之列,可以就地落戶。所以,兵部與五軍都督府都要派出人巡視,如果各衛所人數不夠的話,就地裁撤,合併為一。”
“我等明白。”
從正統十四年之後,朱祁鎮一直整頓衛所,而今透過近十年的時間,從京營而內地,從內地而邊軍,在一次次軍事勝利之下,已經推行了大半。
邊軍各為衛所,大多遷徙了。
每一次遷徙原地,就是一次重新分配土地。
即便是軍官想要兼併,也要幾十年的時間。
至於中原與南方的衛所,朱祁鎮本意是一律裁撤,但是當朱祁鎮算了一筆賬之後,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。
在朱祁鎮心中京營各部包括在外駐紮的京營人馬,有四十萬就足夠震懾內外了,而邊軍各部加起來,大概有三十萬,包括遼東,海西,海東,宣大,東勝,開平,大寧,寧夏,甘肅,西寧,四川,雲貴,廣西,以及沿海的水師。
三十萬已經是一個保守的數字了。
即便如此,一年軍費決計會超過一千萬兩。
而一千萬兩白銀,是朱祁鎮對軍費劃出的紅線。
如果在大明財政收入沒有結構性增長的話,那麼長期維持在,三千萬石糧食,一千五百萬兩兩白銀之間。
也就是說,一千萬兩近乎朝廷財政收入一半了。
這已經是朱祁鎮不能承受的,如果內地再派駐軍,又是一大筆開支。
所以,朱祁鎮不得不退了一步,內地每一個省要保持幾個有戰鬥力的衛所,免掉駐軍。
這也是朱祁鎮內心之的過度政策。
他必須想辦法減少軍費在財政支出的比例,想要做到這一點,就要兩個辦法,一是想辦法降低養兵成本。自然不可能硬剋扣糧餉,只能想辦法在政治上給他更高的地位,或者說推行兵役,這都是朱祁鎮心中變法專案之一。
另外一個辦法,就是讓大明的財政收入大增,這又是變法的另外一個方向,改革生產關係。
不管那一個方向有了突破,朱祁鎮就能將未盡的軍事改革繼續下去。
當然了,如果兩個方向都有了進展,那就說明大明能養活更多的兵馬,有更多的暴兵能力。
到時候,不要說區區安南,放眼這個時代,那個國家,在極端情況下養上一兩百萬大軍,並且都是精銳人馬。職業兵。
如此國力,對付那個國家不行。
這就是朱祁鎮心中的戰勝於朝廷。
不過,即便是臨時的政策,朱祁鎮也不容他們懈怠。自然要細細叮囑一番。
羅通表態,說道:“請陛下放心,這一次南方衛所一下子裁撤數十,自然會讓下面知道朝廷的意思,不敢有一絲的懈怠。”
朱祁鎮點點頭說道:“這一次大藤峽之戰中,有很多民壯頗有戰力,就從他們選出一些人填補到衛所的缺額之中,記住朝廷從來不會強迫的。要他們自願。”
強制性的清軍已經不可能持續下去了。
但是朱祁鎮也知道,衛所軍隊也是需要補充的,否則各地衛所能逃散一空,這種情況,在朝廷裁撤清軍制度之後,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。
甚至讓朱祁鎮不得不做出補充說明。
不清軍了,並不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