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581章 失控的局勢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常韃子,是硬茬子。

對,他們都猜對了。

此刻他們彼此都遇見了新的敵人。

這一夥騎兵並非孟瑛麾下的,而是遼東海西兩部聯合的騎兵,共有騎兵四萬人。

雖然都是明軍,但是因為駐地不同,打仗風格都是差異的,特別是海西成立之後,海西軍中有大量女真人。

就這四萬騎兵之中,就有一萬多是女真人,這些女真人的風格也滲透到了明軍騎兵之中,那就是馬步皆能,喜用重箭,喜歡近距離射箭,而且箭法很準,最喜歡射人面門。

等等,這些遼東軍的風格與明軍其他各部是不同。

當然這些不同,很多外行是分辨不出來的,但是瓦刺派出的探馬,都是精銳士卒,他們一交上手,就察覺到了其中貓膩。

同樣遼東騎兵這邊,他們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見瓦刺阻力。

這個時代的訊息傳遞,是有很大的延誤的。

從宣大戰場上傳遞訊息到遼東,就要先傳到北京,然後傳到瀋陽,然後傳到軍中,軍中的決定,先傳到北京,然後再傳到宣大戰場之上,再加上軍隊處於戰鬥之中的種種障礙,一個訊息延遲到幾天,與十幾天都是很正常的。

曹義反覆確定過脫脫不花沒有南下之意後,又聽聞紫荊關之戰,立即冒了一身冷汗。立即徵調遼東海西主力人馬,八萬步騎入山海關,救援北京。

但是石亨提出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而今北京安然無恙,真正有問題的是宣大,如果從瀋陽到山海關,然後到北京,再出居庸關,速度太慢了。

如果從遼河河套出發,直接走口外,然後到宣大,不過四五百里,騎兵加急的話,兩三天就能到了。

即便放慢速度五天之內,也是絕對沒有問題了。

到了口外再看情況,如果北京危急,可以從喜峰口入衛京師,如果北京沒有問題,就直接去宣大不遲。

曹義最後決定兵分兩路,他帶領步卒從山海關,讓石亨帶領騎兵走口外。

之所以如此,就是如果步卒走山海關的話,可以不用帶輜重,取用沿途輜重就行了,也免了安營紮寨,畢竟是內線行軍。

但是如果在口外行軍,就麻煩多了。

雖然脫脫不花已經與明軍脫離接觸了。但是口外一帶,畢竟不是明軍的控制區,很可能遇見不確定的危險。

騎兵反應快,即便遇見了也有機率脫險,而步卒就不行了。

石亨得令之後,立即出發,不過三日功夫就到達了這裡,距離宣大邊牆已經不遠了。

正如曹義所料,這一路上並非風平浪靜的。

因為瓦刺大軍南下的原因,草原上游牧部落士氣大漲,狂妄之輩,居然就在大明邊牆之外四五十里的地方放牧。

石亨也沒有想到這一點。

因為在他的印象之中邊牆之外百里範圍之內,一直是無人區。

只是石亨是什麼樣的人?不管怎麼說他,敢戰能戰,會打仗的,但是也不可能消除他性子裡面的暴虐的成分。

所以這一路來,石亨根本就沒有怎麼紮營,是走一路殺一路,以石亨的話,就是為了保護行軍隱秘。

凡是見過大軍的人殺無赦。

至於他們放牧的馬匹歸入軍中,牛羊都為將士加餐,但是至於人,很抱歉,沒有留下一個活口。

但是遼東海西騎兵面對這些遊牧部落,很多部落壯丁只有幾百個人,殺起來自然是砍菜切瓜一般。

而蒙古人從來沒有統一的軍裝,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備的,這些外出的探馬,不仔細看,與尋常部落的騎兵,也沒有什麼兩樣。

故而遼東騎兵看見了,根本沒有多思量,就想做上一票,反正不管是什麼韃子,凡是韃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