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595章 災年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,有大量的民兵參與進去。從山東,陝西,河南,山西,一共徵召到北京的民兵在九萬多,雖然有很多是在北京之戰後才到勤王之軍,但是當地河北百姓最少有一兩萬甚至更多民兵參與了北京保衛戰。
然後景泰三四間,河決沙灣反覆重複,一共決了四五次之多,修河之法,反覆遷延,一直到了景泰七年才算是消停了。
這樣四方用兵,大舉治河,然後是天災人禍。
代宗皇帝更是緊衣結食來應對龐大的開銷,一次次消減宮中用度,放出太監宮女廚子等等的。
除卻這些之外,代宗皇帝還要面對大量與自己不一條心的大臣,因為很多大臣都覺得代宗皇帝應該退位。因為他得位不正。
這樣的局面之下,代宗皇帝將大明江山一點點撥回正規,甚至與瓦刺還打了幾場小勝仗。可見代宗皇帝能力,他絕對是明代歷史上被低估的幾個皇帝之一。
甚至代宗皇帝的英年早逝,未必不是因為累的。
應對土木堡之邊所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的總爆發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朱祁鎮而今還有心想著北伐之事,那是因為朱祁鎮之前做過的事情,緩和了不少矛盾,開海之事,固然給大明帶來收入,但是讓很多海盜變成了合法的海商。
海運總兵官王英麾下就有一名將領黃某,本就應該是南海上一個大海盜頭目,卻應該朝廷開海的時候,他加入其中,身家鉅富。
但是在這個時代,單單商人是沒有前途的。
文官科舉之路,他是走不通的,故而他因為精於海戰,走了海關某人的門路投奔王英門下,很受王英重用。
至於貴州的亂流,王驥當了好幾年雲貴總督,又沒有三徵麓川大加壓榨,而今倒還安定。正統十四年間的戰事,大明朝廷是就可有說自己沒有輸。
雖然也沒有贏。
這樣的情況下,很多野心家都不敢冒頭。
至於廣西的亂事,一直沒有結束,柳溥一直坐鎮廣西。
歷史上是因為北京保衛戰之後,四處調兵,柳溥所部被調入北京,廣西這邊的苗人失去了壓制,才搞大的。
雖然而今因為某些原因,這些苗人也搞起來了,但是有柳溥在,能壓制著他們不讓他們出山。
那就是疥癬之疾了。
而且王振的橫徵暴斂,再加上代宗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的一些非常手段,造成了百姓壓力很大,流民繁多。
在朱祁鎮這裡,卻不存在。
南方主要產出流民當地方,就是福建與江西,福建已經開出一個口子,有一個新建的夷州府。不敢說將來能有多少人,但是想來能緩解一下福建的人地矛盾,再加上各地開海跑海外的人有很多很多的。
還有鹽價大跌。
何文淵回京直接執掌戶部,就是因為他在鹽政上做出的極大的攻陷,曬鹽法的推行,鹽價大跌。可以說而今的鹽價百分是八十都是稅,但是即便如此,這鹽價也是當初的鹽價的幾分之一。
更不要說大量的食鹽出口,成為大明對外的最受歡迎的大宗貨物。
鹽政佔據大明財政之中的位置就越來越重了,更不要說這幾年大災不斷,特別是正統十七年,十八年,收上來的天賦,早就砸在救災之中了。
朝廷所能依靠的只有鹽稅了。
這才有何文淵高升入戶部尚書。
如果歷史上的代宗皇帝看見朱祁鎮而今的局面,根本是要羨慕死了。
朱祁鎮卻面對而今局面,愁眉不展,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找一個突破口,來打破對瓦刺處處被動的僵局。
而這一個問題,牽涉太大了,大到,朱祁鎮面對這個局面一時間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說起。財政上的問題,固然是根結,但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