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01章 周忱的接班人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京營與邊軍是作為大明的兩大主力。
京營這邊因為成國公集團的倒下,朱祁鎮有能力擺平了。
但是邊軍卻不好弄了。
首先邊軍還是有一定戰鬥力,雖然很多邊軍的衛所,也是一片稀爛,甚至鎮守的總兵官也想上奏招募百姓為兵。
也就是募兵。
在歷史上,明軍前期是衛所制度,而後期是募兵制度,甚至募兵也是邊鎮先開始的。
而且邊軍並非是像京營一般,找出一個整體的目標,因為地理原因,九邊邊軍內部也是存在相互鄙視的態度。
朱祁鎮不可能一網打進。
所以朱祁鎮必須要用京軍打出一場毋庸置疑的勝利,讓邊軍恢復對京營武力的畏懼之後,朱祁鎮才敢走下一步。
否則一旦鬧出什麼叛逃瓦刺,什麼兵變等等事端,可就不好辦了。
有明一代兵變從來不見少的。
但是打誰?
這一場勝利從什麼地方找?
這一件事情一直在困擾著朱祁鎮。
在今天秋季大災之後,朱祁鎮一直都想。
就在朱祁鎮思考的時候,卻聽腳步聲,匆匆而來,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:“皇爺,周相去了。”不是別人,正是範弘。
範弘也很老了。
他甚至一直在身邊帶一個三十多歲的太監,就是懷恩。
懷恩姓戴,家中原本也是書香門第,但是因為族人犯罪被牽連入獄,後在閹割入宮。那是宣德初年的事情了。
與其朔範弘看中了懷恩,不如說,範弘覺得朱祁鎮會看中懷恩。
無他,因為對太監用法不同,就需要不同的太監。
在朱祁鎮剛剛登基的時候,他需要一個強力的太監來維護皇權。但是而今朱祁鎮已經掌控了朝廷,也感受到了太監這個體系,固然是皇權的維護者,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大明綱紀的破壞者。
在朱祁鎮對太監進行限制的時候,他需要的太監,是能夠處理好宮內事務,又能與外朝文官有很好的銜接,還安於本分,不亂攬權斂財。
範弘就符合這個條件。範弘的文采很好,如果不是太監,在宮外估計也能考取功名的,而懷恩也是這樣,他的文采也不錯,而今有士大夫風範。
朱祁鎮聽到這個訊息猛地起身,說道:“怎麼回事?之前不是說偶感風寒嗎?”
範弘說道:“老大人已經上了年紀,向日操勞無度,昨日以為是偶爾風寒,只是沒有想到回去就不行,剛剛家裡人來報喪了。”
朱祁鎮聽了,嘆息一聲,說道:“輟朝三日,令禮部治喪,準備後事吧。等出殯那一日,朕去看看。”
對於周忱一別之下,就是永訣,朱祁鎮感慨萬分之餘,並非沒有準備的。
畢竟周忱與王驥胡濙都很老了。
朱祁鎮心中一直想換調周忱,本來周忱就是一個臨時的代替人選,只是萬萬沒有想到,這個首輔一坐就是五六年之久。
不是因為周忱多好,而是因為國家多事。
在國家多事的時候,朱祁鎮不想在高層人選上做太大的改動,原因無他,內閣每一個人身後都有一大批人,換一個人,下面不知道多少人會受到影響。
大戰,財政危機,洪水,旱災,各方動盪,這一件件大事,讓朱祁鎮易相計劃,胎死腹中。
只是而今這個內閣也到了不調整不行的地步。
周忱,胡濙,王驥年紀都大了。剩下陳循,江淵,王永和三個人稱為處理事務的主力。其中陳循六十五歲,也算是上了年紀,江淵五十歲還算年輕,至於王永和以治水之功入閣,卻在眾多閣臣之中叨陪末座。他的資歷比江淵還淺薄一點。
不過,這幾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