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02章 大雪紛紛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建溝渠,非但沒有損失,反而多開墾了不少稻田。
徐有貞在海西做了不少事實,雖然海西尚不能自給,必須依靠從海上運輸過來的糧食。但是在徐有貞任期之內,本地糧食產量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只是徐有貞發現一件事情,那就海西發展是有極限的。
倒不是土地開墾有極限,而是人口有極限。
海西有大片平原,特別是興凱湖以南,有大片沼澤,但是在徐有貞看來,這都不是問題,。只要有足夠的人力,他都能將這些地方給開墾出來。
但是最大的問題,就是缺乏人力。
海西鎮男丁不超過十萬,這是本地衛所軍,與女真依附過來百姓總和,如果加上老人女人孩子,大抵能有幾十萬人。
但是這幾十萬人,單單是海西城,雙城衛,建州,等幾個地方,就已經填不滿了,更不要說開墾興凱湖附近了。
他也發現,如果他不做出一些事情來,他這大半輩子就要在海西鎮了。
無他,這裡距離大明內地偏遠之極,又是苦寒之地,每天下大半年雪,而且陸路雖然通了,但是要翻山越嶺,艱難無比,走海路又是繞過朝鮮半島,更是風雨遙遙。
這裡誰願意去啊?
徐有貞不甘心在海西蹉跎歲月,他得到了一個訊息,立即感到大有作為。這才以述職為名來到京師。
只是他覺得這一件事情,他自己貿然上陳,沒有朝中有力人士作為臂助的話,恐怕不容易透過。
他本想拜見首輔,卻不想首輔去世了。
看見陳循他也是眼前一亮。
他們兩人還是有一些淵源的,最少在翰林院之中,他也是得到陳循照顧了,算是老相識了。
只是在原本的歷史上,徐有貞可是狠狠的擺了陳循一道。
不過此時兩人關係卻很融洽。
只是陳循無意與徐有貞多聊,畢竟他剛剛得到了內閣視事的權力,雖然很可能這是讓他接任首輔的訊號。
但是在官場上太清楚一件事情了,那就是即便是塵埃落定的事實,也有可能被推翻,更不要說這種懸而未決的任命了。
所以,陳循與徐有貞寒暄了幾句,就要走。
徐有貞一見如此,心中有些著急,上前低聲說道:“陳公有意首輔之位乎?請陳公聽我一言。”
陳循一聽,眼睛微微一縮,他暫代周忱在內閣視事這一件事情,還沒有傳開,最少剛剛到京師的徐有貞,是不可能知曉的。
不過,這卻是陳循而今最掛心的一件事情,他微微頓足說道:“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。”
徐有貞說道:“陳公請看此疏。”
隨即徐有貞將袖中一封奏疏遞給了陳循。
陳循開啟一看了,立即皺眉說道:“朝鮮乃是不徵之國。”
徐有貞說道:“在咱們這位陛下哪裡沒有什麼不徵之國,陳公久在內閣,焉能不知?下官只求陳公在陛下那邊美言幾句,不管成與不成,對陳公來說,都是有好處的。”
陳循也明白,徐有貞所說是道理的。
對陳循來說,這是他向皇帝靠攏的表態。
如果說京師之中最大的主戰派是誰?自然是宮中的皇帝必須了。
別的大臣,對於開邊之事,更多是一個選擇項,而朱祁鎮的態度卻是一個必為之事,甚至破釜沉舟,賭上了身後名聲。
當今一心做漢武帝,陳循這種身邊近臣焉能不知道?
之前他可以保留態度,畢竟他在內閣之中的權力並不大,但是此刻他距離內閣首輔只有一步之遙。他不能不有所表態。
如果他不表態,別人卻表態了,說不得這內閣首輔的位置就是別人的了。
而這一封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