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63章 黃河危局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楊溥說道:“陛下黃河乃是地上懸河,水勢兇猛之極,層層加固也不足以抗擊水勢,而且河堤年久失修,早已不是簡簡單單修繕,就可以了。”
“非重修不可。一旦黃河有事,波及天下數省,河南,山東,兩淮百姓,非陛下之赤子乎?”
“臣請陛下念及大河兩岸之百姓,暫細北征之念。”
“你準備說出來了。”朱祁鎮心中暗道。
朱祁鎮雖然說沒有下大本錢修繕黃河的心思,但是黃河維護上,也是沒有吝嗇了,連續兩年黃河撥款超過了五十萬兩。
這已經相當不錯了。
至少在鹽政改革之前,朝廷每年收入的銀兩不過幾百萬兩而已,河南一省的賦稅,未必有五十萬兩之多。
而今宣府,大同,北京附近的邊牆修繕漸漸完工。朱祁鎮多次召見戶部尚書周忱,所謂就是一件事情。
那就是為即將到來的大戰節省銀兩。
中央負責的工程要麼完工,要麼停工。
大明政治財政政策,也從之前,朱祁鎮要求的略有結餘即可。但是而今朱祁鎮要求大量銀元留下來作為戰爭經費。
如果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說,最少財政上已經向戰時財政轉化了。
幾乎每年都有大概六百萬兩銀元,作為結餘存入內庫之中。
估計三五年之間,朱祁鎮內庫的結餘大概能達到太皇太后留下的三千二百萬兩之多,到時候就足夠朱祁鎮與瓦刺開戰了。
甚至因為財政開支大增。有源源不斷財政正向流入,打上幾年,也不成問題。
所以,朱祁鎮在一下小錢上,並不是吝嗇。
對五十萬元的開支,在朱祁鎮的眼中是小錢了。
但是黃河不是五十萬兩白銀,就能修理好。
雖然朱祁鎮現在一直剋制與瓦刺大戰,不準備在大明朝廷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之下,與瓦刺大戰。
但是是戰爭從來是兩國的事情,不是朱祁鎮單方面剋制就可以的。
數以千萬計的治河經費,朱祁鎮現在是有,但是決計不可能拿出來。楊溥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。
朱祁鎮心中第一個想的就是,楊溥在轉移朱祁鎮的戰略目的。想讓朱祁鎮將注意力從對外戰爭上,轉化為治理黃河之上。
但是朱祁鎮登基以來,十幾年都在為這一件事情做準備。豈能放棄。這一場戰爭,瓦刺或許是準備了脫歡,也先兩代人。但是朱祁鎮也是準備了十二年了。
不管遇見是什麼事情都不可動搖。
說實話,朱祁鎮掌管朝廷這麼多年,太明白一個道理了,那就是想要天下無事,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。
如果真要說有事,天下何處不是事?
黃冊不實,衛所屯田被侵佔,江南重賦,雲貴土司,甘陝旱情,長江大水,四川各土司,乃至松潘土司一直不太安穩,不過四川方面多以安撫,上報朝廷說平安無事而已。
至於下面糧長欺壓百姓,士大夫之家橫行鄉里,等等等。
那一個問題不是問題?
如果非要將朝廷大事,都一一安排妥當了。這些問題都解決了。朱祁鎮這一輩子都做不完。
在朱祁鎮看來,瓦刺就是大明最大的問題。
大明最精銳的軍隊,最能打的將領,大批財政開支,各方面的精力都糾纏在九邊之中。不打了瓦刺,北京為首北中國,就不要想發展經濟。
不發展經濟,南北中國經濟失衡就更加嚴重。
北京就越發依賴江南,直接影響到朱祁鎮的權威。
而且能夠擊敗瓦刺,重建大明在草原的統治,不僅僅解放了北方的負擔,更讓朱祁鎮的權威大增,甚至超過仁宗,宣宗,直接到了太祖太宗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