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59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在眼前。

朱祁鎮委託徐曦修整邊牆之後,宣府,大同,還有北京附近的關卡都得到了極大的修繕,不敢說固若金湯。

當時想來,讓瓦刺長驅直入,直抵北京城下的事情,卻未必會發生了。

似乎什麼樣的薦主,就有什麼樣的官員。

楊溥推薦的徐曦,就和楊溥一般無二都是這般不愛惜自己的身子,做起事情來,簡直好像是拼命三郎。

上了年紀的人了,還事必躬親,凡是都要過目。有這個下場,是情理之中,預料之外。

朱祁鎮嘆息一聲,心中暗道:“兵部尚書之位,又要懸空了。”這又是一個麻煩,他隨即開啟徐曦的遺折。

從徐曦的遺折的內容來看,根本稱不上是遺折,只是一句帶過自己不久人世的話,也沒有要朝廷安排子女之類。主要說的是一件事情。

那就是兵部與戶部之間,關於馳道所有權的管轄問題。

在修建邊牆的過程之中,徐曦敏銳的感受到了馳道的好處,戶部用來轉運糧草。徐曦也用來轉運其他各種物資。

雖然僅僅完工了一條北京到宣府的路線,而且因為用的頻繁,很多地段的木製軌道,要頻頻更換,增加了成本。

但是不管怎麼算,都比之前的運輸方式節省太多了。

當時徐曦就上奏想要將馳道的管轄建造維護的權力,從戶部調到兵部。

因為兵部有一項職能,是管理驛道的。大明遍佈天下的驛道驛站網路,名義上是歸屬兵部管理了。

有這先例,將馳道歸屬於兵部管轄,合到兵部下屬駕部之中。也算是合情合理方便管理。

兵部再去爭太僕寺的馬,就簡單多了。

這個議題,朝廷之中爭論了很久了。

徐曦連遺折都在說這件事情。

讓朱祁鎮深刻的感覺到,這一件事情不理順了,恐怕影響朝廷運轉了。徐曦的遺折,或許是理清這一件事情的一個契機。

不過,這一件事情還要放一放。

而今兵部尚書空缺,朱祁鎮對瓦刺的一切軍事行動,都必須暫停一段時間,或許一個月,或許兩個月。

朱祁鎮想打仗,是想打勝仗,決計不會想打敗仗。故而這個時候,還是想放一放瓦刺的事情吧。

朱祁鎮說道:“傳令給楊洪,讓嚴守邊牆,不許瓦刺騎兵南下,至於瓦刺使團,只要向朝廷報備的,就放了吧。”

“重申朝廷禁令,決計不能超過二千五百人。”

“陛下英明。”張輔說道。

朱祁鎮說道:“朕知道,好飯不怕晚,只是徐曦卻是可惜了。來人,派人去徐尚書家中祭奠,並賞賜家屬,一切從儀。”

對一個尚書該怎麼祭奠,宮中都是有規矩的。

朱祁鎮不用多說話了。只要交代下去就行了。

朱祁鎮想了想,還是覺得不夠重視,說道:“英國公可願意陪朕走一趟?”

英國公張輔自然答應下來。

朱祁鎮帶著英國公張輔還有乾清宮侍衛,大漢將軍,共千餘人的儀仗就出了宮,一出宮,就靜道封街。百姓全部跪地,只要等皇帝車架過去,才能起身,繼續走路。、

還沒有到徐尚書府,就已經聽到了哀樂之聲了。

卻有一個班子,在門口拉著哀樂,聲音哀怨之極。只是聲音並不大,與後世的喇叭卻是沒有得比。

朱祁鎮人還沒有過來,這一帶已經被大內侍衛接管了,整個院子裡面,三步一哨,五步一崗,密密麻麻的,一時間所有人都不敢說話。

等朱祁鎮到了的時候,卻發現楊溥已經在了。

“老臣楊溥拜見陛下。”大小官員以楊溥為首向朱祁鎮行禮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