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87章 大明巡撫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次專門的巡撫大調派。如果各地原來有巡撫的,調任京師,另派新巡撫,而新巡撫掌握監察大權,奉上命審查地方官員。
然後再一點點的增加權力,最後完成,巡撫作為地方主官,上承朝廷,下節制三司的轉換。
而有些省份,一向以來是比較太平的。這些省份之中,之前是沒有巡撫的,這個時候就派出巡撫。
至於有些省中,因為事務特殊有好幾個巡撫。就好比南直隸,有江南巡撫,鳳陽巡撫等等。
楊溥都做出了梳理。
確定一省一個巡撫的原則。
或許一兩年的時間之內,就完成了巡撫地方化的過程。
朱祁鎮看完之後,心中沉吟了好一會兒,說道:“先生的章程很好,但是有一點,朕覺得有待商磋。南直隸當不當設巡撫,如當設巡撫的話,該設幾個?先生以為該怎麼處置?”
楊溥聞絃音而知雅意。
朱祁鎮之前已經表露過,對南北直隸的不滿,而今北直隸變成了直隸省。而作為南京所轄的南直隸。朱祁鎮自然也看不順眼了。
但是政治改革,想要一古腦將方案全砸出來,那是註定是眉毛鬍子一把抓,想做的太多,是什麼也做不成的。
楊溥深明此理。他之所以推行巡撫,固然有應和朱祁鎮的意思,也是覺得地方情弊,已經到了不清理不行的地方。
所以,各巡撫下去,定然會引發地方一番腥風血雨,自然是有反彈的。
所以楊溥將他的計劃與朱祁鎮的想法融為一體,這樣一來地方上的反對聲音再多,他都有朱祁鎮的堅決支援。
有皇帝堅決支援的首輔,那是誰也不怕。
但是楊溥並不想在這上面再進一步,為朱祁鎮完成他的拆分南京計劃。
首先是南方士子的反對。
南京因為他的特殊地方,距離很多南方士子。拆分南直隸,削弱南京的權力,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。
而今大明朝廷之上佔據主導地位的,恰恰是南方士子,別的不是火,大明前三甲,一般來說,不會出南直隸,江西,浙江,福建,這幾個省份的。
即便有特殊化,也最少有一個是這些省份的。
楊溥不想節外生枝。但是如果不節外生枝。又能將朱祁鎮給搪塞過去。楊溥心思一轉,說道:“陛下所言極是,南直隸太大了,設一巡撫恐怕不行,多設也不好,臣以為當設江南,江北巡撫。事情要一步步的做,先設兩巡撫,才好做下一步。”
朱祁鎮自己能讀懂楊溥的暗示。
先在南直隸確定兩個巡撫,讓南京管轄各府透過兩個巡撫,將來才好以兩個巡撫的轄地為基礎,分割出兩個省來。
那就是江南江北兩省。對楊溥來說,這是進可攻,退可守。
朱祁鎮也覺得不錯,他豈能不知道,欲速則不達。有些事情是急不的的,越級越容易出錯。不過朱祁鎮對這個方案,並不滿意。
抱歉,看慣了安徽與江蘇,而今忽然變成了江南與江北,如何讓他滿意。朱祁鎮說道:“江南江北不好,以朕之意,還是安徽巡撫與江蘇巡撫好。”
楊溥一聽,眼睛一亮,說道:“陛下英明。”
我們覺得尋常的名字,其實在楊溥的解讀之中,就有別樣的味道。
安是什麼?是安慶,徽是什麼?是徽州。江是什麼?是鎮江,蘇是什麼?是江蘇。
這是一種古代的行政區命名的規則,不信請看朝鮮的行政區,都是以這個原則命名的。元代用得很多。
楊溥自然是一聽就懂,而且行政區劃分在楊溥眼中,也非常明瞭。
原因是南京一定是單獨列出的。而江蘇在南京之東,安徽在南京之西,那麼就是以南京為中軸線,東西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