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554章 周忱的堅持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周忱沉聲說道:“老臣不過駑馬之才,受陛下恩重,提攜到今日,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,知遇之恩,山高海深,臣自然當為陛下竭盡忠誠,即便是鞠躬盡瘁,又有何妨。陛下有命,臣敢不嘔心瀝血為之。只是臣有些話,不敢不言,不能不言,請陛下恕罪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先生請講。”
周忱說道:“黃河大工,宣大被兵,而今又有一場大敗,所耗銀錢,已經耗盡府庫了。而今陛下之意,是有與瓦刺再戰之意,但是大軍在外,日耗千金,陛下請給臣交一個底,這仗到底要打到什麼時候。臣好有些準備,或者請陛下拿老臣這一條小命去吧。”
朱祁鎮聽了,也知道,這一段時間實在是為難周忱了。
周忱這個人並不是那種非常堅持原則的人,甚至是那種功利心勝過道德心的人,只是他的功利並非為自己謀私利,而是想留名青史,做好大事業。
所以在很多事情上,周忱是願意妥協的。想要做事就要保住祿位,想要保全祿位,就要得聖眷。所以周忱一般情況之下,是不願意與皇帝硬頂的,所謂直諫什麼的,不是周忱要做的事情。
只是而今周忱真受不了了。
在去年,雖然有黃河大工,但是大明財政還是很健康的,庫存的銀兩有一千萬上下,雖然不多,但也是差不多的。、
但是皇帝要打仗。
好,收刮收刮,周忱雖然忙一點,但是大抵是夠的。
但是成國公損兵折將,一下子將朝廷開支打進一個補不上的窟窿。如果不是周忱覺得這個窟窿太大,周忱也不會覬覦成國公的家產。
周忱雖然有一些只能能辦成事情,渾素不忌。但是作為理財之臣,勸皇帝做這麼不光彩的事情,他心中並非沒有羞愧感。
這也罷了,周忱覺得勉勉強強能將這個窟窿給抹平了。
皇帝還要再戰,還要募兵,等等。那一樣不要錢。
但是錢啊?錢啊?
是真沒有了。
否則周忱也不會要動用京倉糧食的地步,並非京倉糧食不能動用。甚至每年京倉都會放出一批陳糧,收入新糧。
因為糧食儲存是有時間限制的,一般也就一兩年就出倉了,保持糧食之中都是新糧。
這就是戶部的工作之一。
即便京倉加上天津,滄州的倉庫加起來,而今也不過一千多萬石,即便按滿倉的來算,也不過五百萬兩而已。
這雖然是一大筆大錢,大抵能將這個窟窿填平,但是問題是,真能將糧倉的糧食給騰空嗎?
這是一個比大明財政上有一個大窟窿更可怕的事情。
周忱固然不是那種會強諫的大臣,但是此刻,他面對這種幾乎補上了的窟窿,他也必須說話了。
朱祁鎮又幾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意味,說道:“何至於此?”
周忱卻帶著幾分咄咄逼人之意,說道:“陛下,今日陛下一定要給臣交一底,這一戰陛下要打到什麼時候?”
朱祁鎮說道:“這不是朕能決定的。”
周忱說道:“怎麼不是陛下能決定的,臣雖然沒有打過仗,但是也知道,錢多有錢多的打法,錢少有錢少的打法,不是臣拖後腿,實在是今年的財政不富裕。”
朱祁鎮也知道,其他他將大軍撤回來,謹守居庸關,紫荊關等關卡。等入冬前後,瓦刺也會退回去的。
只是如此沒有大軍的牽制,宣大的百姓就慘了。
朱祁鎮既不忍心,也不甘心,不甘心他做了這麼多事情,到了而今還要當縮頭烏龜嗎?
朱祁鎮說道:“年底,年底瓦刺就會退兵?”
“不行,九月。”周忱說道:“朝廷財政只能支撐到九月。而且即便不打仗了,也有這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