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568章 列車為城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兵就敢反身做戰。在兩側的火力夾擊之下,又被馬車夾逼的狹長通道之中,數量優勢發揮出來,又被數面圍攻,根本沒有勝算。
但是孟瑛如此佈置,並非沒有問題的。
最大的問題,就是馬。
雖然孟瑛一口氣將馳道系統,哪至於其他方面的馱馬,都帶過來了。孟瑛全軍的馬匹加上數萬騎兵的戰馬,超過了十萬匹已上。
這些馱馬,卻不是戰馬。
雖然孟瑛做了很多準備,比如將馬耳朵給刺聾,給馬帶上眼罩,但是依然不能完全保證,在戰鬥的時候,不會因為這些馱馬的問題,弄出什麼亂子來。
所以,一旦遇見瓦刺大隊騎兵出現,明軍第一個命令,就是停車,將馱馬安置好,不允許亂動,如果非要亂動的話,就地處決了,吃一頓馬肉。
不過,瓦刺軍隊面對這個局面,也早就有所準備了。
他們的準備不是別的,是火。
大隊瓦刺騎兵在距離戰車幾十步外的距離呼嘯而過,一根根火箭射向馬車,還有就是瓦刺士卒用長索吊著一塊沾了火油,或者是包裹著易燃物的石頭,點燃之後,掄遠甩開,然後鬆手,這個火球就越過幾十步的空間砸在馬車之上,或者是砸在馬車之下。
不管是落在馬車之上,還是落在馬車之下,都足夠給明軍造成威脅。
不管是為了運輸也好,還是為壓倉,不讓馬車被輕易的推倒,外圍的馬車都是過載,上面多是糧食。
只是明軍多用火器,軍中火藥的數量也是相當之多的。
不管糧食還是火藥都是易燃物,即便沒有砸在馬車之上,如果落在馬身上了,局面也沒有好到什麼地方去。
這些馱馬不是戰馬,沒有多複雜情況的忍受能力,一旦被火燒到了,即便是戰馬也很保持理智聽命令。
畢竟馬兒即便再聰明,也是畜生。很難抗拒本能反應的。
更不要說,瓦刺騎兵很聰明的選擇在上風口進攻,只要點燃一輛馬車,馬車火焰就會向裡面燒去。
雖然馬車之間有間距,但是如果一陣狂風,說不得就能造成火燒連營的效果。
不過,想做到這一點,並不容易。
最對射之中,反而是瓦刺騎兵吃虧比較多。
比較明軍火器之犀利,遠一點或許感受不到,但是陣前幾十步,正在射程範圍之內,更不要說,明軍之中,火銃並不盛行。
即便是朱祁鎮打造了不少火銃,神機營上下也都不喜歡。
並不是質量不好,比較少府出品,不僅僅朱祁鎮盯著,劉定之一手負責,質量上從來不是問題。問題是神機營覺得火銃威力太小了。
明軍想來喜歡用炮,那種能扛著走的小炮。還有能一打一片的火箭,如一窩蜂,白虎齊奔一般。
這種作戰思路,就是從這樣與遊牧民族對射的時候,得出的經驗。在西方火銃追求射得更遠,明軍更喜歡打得更廣的小炮。就是在這種場合之中,火炮能發揮出必火銃更強大的威力了。
當然了,明軍後來有這樣的趨勢,也是因為明軍武器裝備質量越來越差勁。
火銃質量要比如虎蹲炮要差更多,畢竟火銃需要更精細一點,但是虎蹲炮這樣的小炮,鑄造要求比火銃低多了。
在質量上火銃更容易炸膛,但是火炮卻不用了,畢竟火銃做太重,人都舉不起來了,而這種小炮是放在地面上的,重量並不是那麼敏感。
所以,朱祁鎮命少府打出來的精良火銃,根本沒有用。
雙方對射了兩個時辰,更有傷亡。明軍看上去悽慘多了,好幾輛馬車起火,有好幾匹馱馬受驚,不過被立即殺了,沒有造成更大的問題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