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77章 為大皇帝賀壽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塞外草長,號角連天,嗚嗚之聲低沉的就好像是無數野獸低聲嘶吼,做進攻之前最後的準備。
瓦刺十幾萬騎的人馬,聚集在獨石堡北百餘里的地帶之間,就在這區區百餘里的地方之內,雙方聚集了幾十萬大軍。
兵力密度已經到了相當大的程度。
雙方劍拔弩張,縱然主力之間,還沒有交戰,但是斥候之間的交戰密度,已經比之前激烈百倍。
隨著瓦刺兵馬部屬完畢。
雙方的斥候反而紛紛收兵了。
因為雙方的營地位置已經基本固定,雙方都將對方的底細摸清楚了。這個時候,反而不需要無謂的犧牲了。
再稍稍整頓之後,也先一聲令下,兵分數路,每一路有一兩萬騎兵,相距數里南下,就好像是一併大刷子一樣,刷過大地,向獨石堡而來。
瓦刺主力之中,數萬重騎更是主力之中的主力,也是紀律最為嚴明的軍隊。每一個重甲騎兵都有僕役。帶有兩到三匹備馬。
只有這樣才能帶著幾十斤重的甲冑,達到快速機動的目的。
所以,雖然瓦刺出動了十幾萬騎兵,但是如果單單論及馬匹來說,大概有三十到四十萬匹馬。
當然,這些馬並不完全是戰馬。
即便如此,也是一個讓大明要緊牙關,都不可能在前線籌齊的數目,也是瓦刺對大明最大優勢所在。
只是各路附從部落的軍陣,就不能與瓦刺相比了。
瓦刺軍隊的紀律嚴明,不在明軍之下。也是作為對抗大明主力,直撲明軍大營。至於各部附從部落,都是次要方位,而且他們的統兵將領,大多是部落頭人而已。非是經歷脫歡,也先父子兩人打造百勝之師。
大明對這些軍隊,從來敢一打三,萬餘騎兵追著兀良哈數萬騎跑,從來不是個例。所以也先也不用這些軍隊來丟人現眼,只是讓他們搖旗吶喊而已。
成國公更是準備多時了。
這幾日之內,成國公又從大同,山西調來兩三萬步卒,加強邊牆一線,可以說,大明山西,河北一帶主力大多都在這裡。
除卻京營還有一部分主力人馬之外,其他邊鎮,估計連守城都有一些勉強了。
不過,九邊百姓久經戰事,對戰爭十分熟悉,即便人手不夠,臨時徵召百姓上城,也足有鎮守城池。
只是機動兵力,遠遠不足了。
成國公決計不怯戰,大軍出獨石堡,列陣在前。
比起瓦刺大軍,總體來說,明軍陣型,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卒都顯得嚴謹的多,一個個方陣,紅旗林立,遠遠看去,如火如荼。
畢竟大明尚火,軍中旗幟全部用大紅之色。
而大明即便出營列陣,在廣闊的草原之上,與瓦刺大軍對峙,但也不是如瓦刺這般。
雙方相距十餘里的時候,紛紛開始歇馬。
大軍所有騎兵都紛紛下馬。
畢竟大明戰馬不足,這十萬騎兵,馬匹即便有富裕,但也決計不能讓一名騎兵有兩到三匹備馬。
所以,明軍比蒙古人還愛護馬力。
大戰之前,所有騎兵最先考慮的不是自己,而是麾下的馬匹。所有騎兵都開始餵馬,自己不捨得吃的糧食,此刻都與馬匹分享。
很多騎兵都是用煮熟的黑豆,自己一口,塞給馬兒一口,甚至自己的打了雞蛋炒麵,尋常大半年都不捨得吃一口的乾糧,都與馬兒分享。
這個時候,人的伙食與馬的伙食相差不大了。有人甚至掏出乾肉條給馬吃。
不要以為馬是吃素的,它只是吃不到肉而已。
只是這樣的待遇,也僅限於現在而已。
因為所有騎兵都知道,上了戰場能不能活下來,最大依靠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