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73章 瓦刺臨邊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也先南下,還有另外一個想法。
那就是逐水草。
總體來說,雖然草原上的旱情還是比較嚴重。但是漠南蒙古比漠北蒙古情況要好的多。
但是漠南蒙古與東北平原一帶,都是兀良哈的領地。
所以大軍南下,瓦刺主力就離開漠南,就食漠南,壓迫了兀良哈的生存空間,也就是這個舉動,不管是真的開打也好,假的開打也好,瓦刺本部人馬都是可以保全的,損失的都不是瓦刺本部。
如此大的動靜,根本瞞不過人。
瓦刺大軍還沒有過大漠,從各個地方,各個渠道,無數訊息,從四面八方傳到了乾清宮之中。
朱祁鎮看著四面八方訊息,說什麼的都有。
一時間,他也有所躊躇。
現在要不要與瓦刺開戰。
瓦刺大軍的主力,已經進駐開平,大寧一帶了,放牧的蒙古人,已經到了長城以北百餘里的範圍之內。
倒不是說他們不想南下了。
而是沒有南下的必要了。
因為,大明邊軍燒荒的習慣,大明邊牆以北百餘里的範圍之內,全部是一片白地,幾乎是寸草不生。
不能讓瓦刺休養生息。
只是即便如此,瓦刺為了防備大明的突然襲擊,也派出大量的探馬與斥候。遍佈了千里邊牆。
為了防止瓦刺的突然襲擊,宣府,大同,遼東,海西四鎮都陷入緊張狀態之中。
武英殿之中。
朱祁鎮看著曹鼐與張輔,說道:“而今局面,已經如此。首輔與國公有何教朕?”
曹鼐說道:“陛下,此時不是與瓦刺開戰之時,各地大旱一日勝過一日,臣以為當重啟陛下以工待賑之策。修建河南,兩淮水利。工部侍郎王永和可擔此重任。”
這已經不是曹鼐第一次說這一件事情。
文官的意見很清晰且明瞭,那就是修德則遠人服,只要做好了自己,外敵自然不敢來侵犯。
面對于謙丁憂,一時間不在朝中,曹鼐也推出了自己屬意的治水之臣,就是王永和。王永和在於謙治水之中,也是從旁協助過,後來又調入工部,協調了江南,陝西等地治水工程。
現在是工部侍郎。
甚至是下一任工部尚書的熱門人選。
讓他來主持黃河治理工程,對曹鼐來說,也是恰如其分。
而今旱情大作,固然是一個大問題,但是如果說治理黃河的話,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,最少黃河河水雖然還沒有到達斷流的程度,但是水量的減少,也給施工帶了很大的便宜。
有時候朱祁鎮也感到曹鼐的堅持。
曹鼐從來不會與朱祁鎮反駁,凡是朱祁鎮做出了決定,曹鼐從來不敢說什麼,但是他的堅持,就是將自己認為對的事情,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說出來。
都是尋找在朱祁鎮心情好的時候,反覆陳述。
可以說是死纏爛打,軟磨硬泡。
如果有些事情,沒有原則的問題,朱祁鎮也就準了。畢竟他不想與內閣鬧太僵,還需要內閣辦事。
但是治河這一件事情太大了。
有河北水利消耗在前,黃河河工之大,朱祁鎮心中是有所估計。眼見瓦刺越發過分,朱祁鎮無論如何也不下想,同時做兩件大事。
朱祁鎮王顧左右而言他說道:“此事容後再議。先說瓦刺之事,英國公你覺得。”
英國公張輔說道:“戰與不戰,乃國家大事,臣不敢妄言,臣只能說,抽調京營,宣府,大同兩鎮精騎,有十萬之眾,在口外足以一戰,縱然瓦刺有二十萬騎,臣以為只要謹慎以待,不冒進,不追擊。足以退瓦刺大軍。”
“戰與不戰,在於陛下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