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89章 黃河大工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代直隸省許諾,先調三十萬兩銀子來,只是山東,與河南府庫有多少銀兩,你們要報出一個數來。”
趙新說道:“府庫之中,倒是有百萬兩,但是其中一半是修河款,剩下的也都得了戶部文書,劃為修河款之中。”
于謙說道:“你的意思我知道了,此事挖擔著,立即調集各地府庫銀兩,開倉賑濟,另百姓歸為原籍。”
“我要以工待賑。”
于謙來到之後,第一時間與阮安細細談了一番。
自然也知道,朱祁鎮打定主意要讓黃河改道了。
于謙也細細考察過,從水流方向就能看得出來,這裡一決口,黃河下面幾乎斷流。很明顯說明了新河道與舊河道的優劣。
新河道一旦固定下來,想來幾十年之間,再也沒有決口之患。
只是百姓嗷嗷待哺,而今最大的問題,不是亡羊補牢,而是讓百姓活下去。
這一點,朝廷的決策是有一些問題的。
朝廷第一波修河款已經下來了。
于謙自然是不怕臨時挪移錢糧賑災。畢竟大明開國到現在,有太多的地方官,在緊急時刻,在沒有上級命令之下,開倉放糧。
這種情況,一般被視為從權之舉。按情況不同,後果不同,做不同的處置。
最嚴重不過是免官。一般情況下,不但不會追究,還會嘉獎。
只是有些時候,這樣的舉動,還是少做一些的好。于謙選擇了以工待賑,就是一個折中之法,如此說,就不算是挪用修河款。
當然了,這也是另外一個原因。
于謙做過這樣的事情,雖然以工待賑,會讓修河款有一個不小的攀升,但總體來說,不過是將賑災款攤進了修河款之中而已。
算總金額來說,恐怕要要壓縮一點。
諸位官員見於謙已經決定了,立即說道:“下官遵命。”
于謙當仁不讓,就在大堤之上,將受災的地方分攤下去,並讓下面府裡,省裡能夠報上來的錢款。
于謙做了一個平均,讓河南拔給山東五十萬兩銀子,畢竟山東情況最慘。讓各級官員立即回去,開倉放糧。編戶徵丁,準備開始修河。
將這些人打發走了之後。
于謙就將王永和、阮安等人留下來,就是商議如何治河。于謙說道:“阮先生,比我早來數日,可有方略?”
阮安說道:“總督大人,下官已經勘探過了,這數日放晴,從上游下來的水也不多了,黃河水位有些回縮,黃河河道基本固定了。”
“故而修建黃河河堤並不難,不過要先修外堤,將黃河河道固定下來,內堤在旱季再慢慢修建也不遲。這沒有什麼比較難的地方。”
束水攻沙之法,修建三道河堤,最外面的河堤最不堅固,只尋常的夯土堤就行了。
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,真正有技術含量的,卻是內堤。
而束水攻沙要點就在改變河道寬度,人為的讓河水湍急起來,用水力沖刷河道。故此最裡面的內堤,決計不可能讓黃河還像現在十幾裡寬,所以不到黃河水枯,不好動工。
“只是-----”阮安說道。
于謙說道:“哪裡有問題?”
阮安說道:“黃河舊河道幾乎乾涸,而運河有數百里要藉助黃河河道,而今已經斷流。這一點請總督大人細細思量。”
于謙聽了。微微皺眉。
于謙這個河道總督,許可權並非僅僅是黃河,也兼管運河。他之前本以為運河的問題在張秋,此刻卻發現恐怕不是了。
張秋的問題並不難結局。
兩道水道交叉,可以多設水閘,總是能透過的。對於運河來說,水多的問題是好解決的,問題是缺少,數百里黃河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