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87章 天文數字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是問題是,你不報上面的人就不知道了。
很抱歉,大明是有王法的,賦稅收上來,地方分幾成,怎麼截留,都是有成例了,對於周忱這樣專家來說。
不用派人去查,單單看朝廷這裡的賬冊,就能將地方府庫有多少錢,就算出來,即便是地方上有大工程,他們也是要向朝廷報備的。
每一省的結餘多少,朱祁鎮是霧裡看花,知道有這麼一筆錢,具體多少,卻不大清楚。但是周忱卻如掌觀文。
他敢將近三百萬兩的負擔,轉嫁給地方,絕對是有準備的。
朱祁鎮說道:“就這樣辦吧,這第一批三百萬元,從內承運庫出。你馬上安排。”
周忱說道:“是。”
朱祁鎮心中暗道:“內庫剛剛有一點起色,就又打回去了。”
內庫的起色,卻是因為少府。
劉定之經營少府,也是很賣力的,少府的營收一年超過了百萬兩。主要分為兩大塊,第一大塊是金銀礦,這方面的收入就超過了五十萬兩。
特別是海西發現的金礦。一年能收入六萬兩黃金,以黃金與白銀一比十的比例,就是六十萬兩白銀。
朱祁鎮為了支援海西戰事,將這一塊的收入,大部分撥給了海西都司。支撐海西都司經營屯田。
但是下面的人也會一點表示都沒有。
每年最少有一萬兩黃金進入內庫之中,也就是十萬兩白銀了。
剩下的卻是內庫的產業營收了,注意是煤鐵兩項,門頭溝煤礦已經壟斷了北京用煤,一年二三十萬兩的進項,至於鐵就遵化鐵廠了。
其實如果單單遵化鐵廠收益就不少,但問題是少府也要承擔一些義務的,比如御馬監兵馬的武器換裝,京營兵馬的武器換裝。
很抱歉,這些武器拔給下面,是不可能向軍隊收錢的。
真要將這兵器折價,幾百萬兩收入還是有的。
遵化鐵廠的收益,還是對外賣鐵賣農具的收入,即便如此也有十幾萬兩之多。
而且劉定之清理好京城附近的礦場之後,根是準備從下面兩地下手,一個就是景德鎮官窯,另外就是江南的織造。
畢竟劉定之還是混過海貿的。
他發現大明出海的大宗貨物之中,鹽雖然成為其中一種,但是與瓷器,絲綢,茶葉都傳統的商品比,還是差了一籌。
而江南各地的織造,與景德鎮的瓷器,都被拔給了少府管理。
劉定之其中不有所作為。
之前不直接管理,卻是劉定之知道輕重緩急,礦場之事因為葉留宗的事情,是最重要,不可耽擱。而武器打造,因為關係到戰事,不可拖延,至於,江南織造與景德鎮瓷器,這單純賺錢的事情,反而不重要了。
因為劉定之出色經營,朱祁鎮內承運庫,從一直徘徊在一千萬兩上下,直接攀升到了一千二百多萬兩。
而以周忱的意思,剩下的幾百萬兩,戶部恐怕也不會全拿出來。朱祁鎮的內庫之中還是要清空一大筆錢的。
朱祁鎮送走了周忱,讓周忱去準備了。
只是周忱準備錢,朱祁鎮也大出血,這方面應該沒有問題。
至於阮安而今已經去考察,想來水利學院大抵會全員出動。
雖然水利學院才建校不足十年,但是有阮安在,朱祁鎮對技術力量也是比較相信的。只是,又一點朱祁鎮卻拿捏不準。
就是派誰主持大局。
苟不得其人,就不興其事,這是朱祁鎮做事的原則。同樣的事情,在不同的人手中,就是完全相反的效果。
這樣大事,朱祁鎮不敢隨意託付給別人。
能讓他信任的人,只有一個人了,那就是于謙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