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13章 青貯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“回稟陛下,已經有成效了。”一個太監說道。
朱祁鎮眉頭一挑,說道:“哦,去看看。”
青貯這項技術,說簡單也簡單,據說在公元前古埃及人,就已經發明瞭這一項技術了。甚至在中國古代農書之中,也有相當多的類似原理的記載。
但是在中國大規模運用,卻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了。
青貯到底有什麼好處,讓朱祁鎮心心念念,將他視為與羊毛紡織一起作為統治草原的兩大神兵利器,勝過十萬雄師。
青貯說起來神奇萬分,其實就是一種牧草發酵儲存的技術。
可以讓草原上在夏季儲存好牧草,到了冬季讓牲口食用。而且經過發酵的牧草飼料,會更有營養。
看起來,並不是神奇的技術,但是在朱祁鎮看來,這是戰略級別的技術。
在草原上各部落都是逐水草而居,按季節遷居,形成一道遊牧的路線,但是有了這種技術,各部落就能在夏季儲存牧草,在冬季食用。
換一句話來說,那就是草原上有了定居的可能。
遊牧民族之遊牧,並非他們喜歡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,而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。
一切習俗都建立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之上的。
每當冬季,遊牧部落就不知道有多少牲口餓死,甚至人員餓死,每一個冬季對於蒙古各部來說,都是一個難熬的關卡。
一旦有了這個技術,草原上生產力就有大大增加,甚至草原上人口承載力,也會大大增加。
對朱祁鎮來說,這是一件好事。
這樣的基礎技術,是很難保密的。
但是對於朱祁鎮來說,他寧願對付一個因為青貯技術有極大發展蒙古帝國,也不願意面對而今由一個個遊牧部落構成的瓦刺。
原因很簡單。
一旦遊牧部落發現定居的好處,就不可能輕易遷徙了。
那麼他們的中心城池在西伯利亞上,只有一個決戰之地,如果太宗皇帝還在,決計能將這個地方打穿。
朱祁鎮就是耗盡天下財力,也能取得一場關鍵性決勝。
而不是滿草原與蒙古人做迷藏。
更不要說,蒙古部落有了定居的能力,大明朝廷就可以在草原之上修建幾座雄城,掌控草原。也就是列郡漠北成為了可能。
有時候生產力的進步,反而造成了某些戰略優勢的喪事。
有了這項技術,朱祁鎮對瓦刺,不再像漢之對匈奴,唐之對突厥了,而是一種新的戰略模式翻開了。
幾個太監幾步帶著朱祁鎮來到了一個大土堆前面,讓幾個太監上前,將上面一層層的土扒開,露出裡面草料。
旁邊的太監介紹道:“這是去年秋季收集的苜蓿,而今還是青色,已經讓牲口吃過了,牲口也很喜歡吃。”
朱祁鎮聞到一股不知道該如何形容,凡是不大好聞的味道,但是想想這個技術的戰略意義,對這種味道根本忽略不計,幾步上前,伸手去抓這些青貯料,弄得手上沾滿了莫名的液體。
說起來這個技術,也不是太黑科技。
不過是,封閉,與氧氣隔絕,並保持一定的溼度,讓厭氧菌發酵而已,只是說起來容易,真正做起來,這已經試驗了好些難了。
每年冬天都要封閉幾十窖。到了今天總算是成功了。
朱祁鎮大笑道:“範弘,賞。”
範弘說道:“是。”
朱祁鎮不會關注這些下太監如何賞賜,不過有朱祁鎮這一句話,少不了下面太監的好處,朱祁鎮還不滿意,說道:“那個他,掌管南海子。今後戰馬都用這個來喂,我會檢查的。”
“多謝陛下,多謝陛下。”
南海子是北京附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