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09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石亨冷笑一聲,說道:“我以為劉大人有什麼高見?不過腐儒之談,朝鮮視朝廷如無物,如果不嚴懲,以儆效尤,恐怕今後,朝廷的話,還有那個屬國會聽?”

“尋常小事也就罷了,如果綱常大事,朝廷也當做聽不見嗎?”

隨即石亨大聲說道:“臣請為先鋒攻朝鮮,臣在海西的時候,見過朝鮮軍備,不過爾爾,只要陛下一聲令下,數月之內,必破漢城。”

“陛下,”劉定之說道:“劉大人所言極是,別的不說,單單說錢糧一項,京營每年耗銀六百萬兩,九邊協餉,也在百萬之數,天下鹽稅三分之二,皆入軍中,而從正統十六年之後,每年耗糧千萬石用於賑災,各地減免錢糧,更是多在八百萬石,少則三百萬石之多,已經是太祖定下的定額,近三千萬石的糧稅,能留存下來的,少之又少。而天下開支,除卻軍費,賑災之外,尚有百官俸祿,宮中開支,藩王俸祿,另外水利大工,九邊城池,不在常支之中,而是在另列之中。”

“每年數目不一,但是最多的時候,撥款之大,不下於軍費之下。”

“太倉銀庫,京倉,乃至於內承運庫,皆無結餘,而征伐朝鮮,花費不在少數,朝鮮畢竟是千里之國,要是動兵的話,最少十萬之眾在,正統十四年之戰,朝廷從五月打到十月底,平均下來,每月消耗在一百二十萬兩之上,這還不算後的犒賞與撫卹。”

“即便以黑山侯所言,六月破漢城,軍費最少千萬之數,但是而今只有內承運庫有此數。今歲江南大雪,氣候不常,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麼事情發生,內承運庫的錢是決計不能用在打仗之上的。”

“請陛下明鑑。”

朱祁鎮也知道,氣候是一個複雜的體系。很多時候一處異常,下面就處處不對,往年沒有過這樣大雪,那麼今後災年的可能性,就比起尋常時節要高上不少。

劉定之未必不知道朱祁鎮的心思,但是他卻要說明大明脆弱的財政,實在經不起一場大戰了。

錢這東西,是永遠不夠用的。

不管月入多少萬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,那就是錢不夠用。

而今朱祁鎮也面臨同樣的問題。

再沒有鹽稅改革與開海之前,朝廷每年除卻糧稅之外,只有二三百萬兩銀子。自然是不夠用。周忱改革鹽稅之後,又將各種雜項收入全部改為銀子折收,又增加了鑄幣,不管是銀幣還是銅錢。

朝廷收入最高峰的時候,就是在正統十四年,除卻糧稅之外,收入近三千萬兩。

當然了,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,畢竟當時是窟窿太大,只能咬著牙想辦法刮錢,正常進項每年在一千五百萬兩或者元上下。

但是朱祁鎮改革軍營之中,就有一個相當的開銷,那就是京營每年六百萬兩之多,估計如果朱祁鎮將九邊全部進行募兵制改革之後,大明在軍費上,最少有一千萬兩的開支。

如果要打仗的話,就更多了。

如果天下風調雨順的話,節省兩三年,大抵能節約出一年的軍費。但是而今天災連連的情況之下。

朱祁鎮根本存不住錢。

這似乎是朱祁鎮要面對的永恆的難題了。

王驥咳嗽一聲,說道:“陛下,劉大學士所言極是。錢糧上是一方面,瓦刺那邊也是一個問題的,錦衣衛所報,女真兀者衛,兀良哈三衛,乃至孛兒只斤家族的人,紛紛與錦衣衛接頭,有謀叛之意,臣以為瓦刺內部鬥爭,到了而今還沒有完,反而要進入下半場了。”

“這個關鍵時候,朝廷也要保持隨時插手的能力,否則不管最後勝利的人是誰,對朝廷來說,就是大好機會平白錯過。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