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06章 新任內閣班子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直是胡濙的自留地,固然是優待老臣,但也是朱祁鎮對禮部這些事情都束之高閣。
刑部耿九疇,也是下面大名鼎鼎的青天。大清官。
在清名之上,與騶來學不相上下,而且執法不避權貴,以至於他在地方為官的時候,朝中有不知道多少彈劾他的奏摺。
朱祁鎮當時有些奇怪。
區區一個地方官為什麼能惹得中樞這麼人彈劾,派錦衣衛暗中查訪,耿九疇號稱平生無他好,不是處理公事,就是在讀書。
地方的人打不通耿九疇的關節,這才想辦法透過中樞將耿九疇扳倒。
朱祁鎮既然知道了,自然要維護一二,他也確定了耿九疇的培養方向,就是刑部。畢竟朱祁鎮知道司法公正,是多麼重要。
很多大動干戈的事情,他做不來,畢竟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。卻可以安排一個精於刑名的清官。
看耿九疇能做到幾分了。
耿九疇在刑部更是大名鼎鼎,上至藩王子弟,清貴子弟,下到地主豪強,沒有耿九疇不敢辦的案子。
一時間青天之名,自然是大聲傳頌,他的這麼多年辦的案子單獨列出來,幾乎可以寫一部耿公案了。
至於都察院還是劉球,劉球有幾分老愈彌堅。很多事情上他都敢與朱祁鎮當庭抗辯,弄得朱祁鎮下不來臺。
不過,朱祁鎮也只能忍了。
正統十四年之後,大明雖然多災多難,除卻廣西與貴州福建三個地方之外,沒有別的地方有民亂,這就是因為大明的政治大體保持清明。
這其中就有都察院,吏部,刑部的通力合作。
朱祁鎮在心中將這些大臣過了一遍,他問道:“朝鮮之事下部議之後,下面有什麼反應?”
陳循說道:“臣看了下面的奏疏,大部分大臣都覺得應該派使臣質詢朝鮮,讓朝鮮方面解釋誤會,以正視聽。”
朱祁鎮聽了,心中輕輕一笑,暗道:“看來大家都不大喜歡打朝鮮。”
大部分朝臣的意思,無非是將這一件事情在外交範疇之內解決掉。
朱祁鎮卻已經遇見到了,即便派了使臣,也不會有什麼用處。原因無他,李瑈已經走到了這一步,退一步就是死無葬身之地。
被他侄子殺死,與被大明殺死有什麼區別嗎?
李瑈一定也想將事情給限制在外交範疇之中,但是除非朱祁鎮點頭,就註定不可能的。
原因很簡單,亂臣賊子在儒家價值觀之中,是決計不可饒恕的,即便有大臣為朝廷著想,最好的辦法是不將訊息傳開,朝廷當做不知道,這事情就過去了。
歷史上明朝就是這樣處置的,至於是真不知道,還是假不知道,就要問當事人了。
但是事情已經鬧大了,那一個讀聖賢書的大臣,敢承認李瑈的王位,必被無數士子,口誅筆伐。
在這一件事情,被朱祁鎮下部議之後,就註定大明與朝鮮之間要一場摩擦了。
這一場摩擦會不會發展成為戰爭,就要看主政者之心了。
朱祁鎮嘴角帶笑,說道:“既然如此,首輔覺得誰可以出使朝鮮?”
陳循說道:“老臣以為禮部郎中李實合適。”
朱祁鎮想了想,對這個人似乎有些印象,但是印象不深,不過想來是禮部的,應該是專業對口,說道:“好。就讓他速速去一趟朝鮮。”
陳循立即答應下來。
於是乎,在大雪紛紛之中,李實這位正統七年進士,四川省解元,出京向東北方向而去了。
由於大雪紛紛,天寒地凍,天津港也被凍住了,不能走海路,只能從遼東走陸路到朝鮮。
只是這一路道理本來就難行了,更不要說大雪紛紛一直都沒有斷絕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