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19章 鴨綠江畔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。故而百姓聚集在這裡,在明中期朝廷專門派使臣來劃界。

只是而今卻還沒有發展到那種地步。

因為朱祁鎮開闢海西鎮,各種流民與移民,都要先遷移到海西去,故而鳳凰衛這一點就有一下疏忽了。

鳳凰衛不過是一個衛所而已,滿城士卒加上百姓家眷,也不過數萬人,已經是這一帶最大的城池了,故而被當做後勤要地,囤積大量的輜重。

此刻江中島嶼自然沒有人。卻是李瑈的防線。

李瑈對明朝是一邊打一邊求和。

故而表現出來的戰術上,就是不敢越鴨綠江一步。

說句實話,鳳凰城周邊的丁口,說明了這一帶,乃是大明的邊邊角角的,人丁稀少,有大量未開發地帶。

故而戰爭的大量物資都要從關內運輸過來的,運輸線很長,但是對朝鮮卻不一樣了,鴨綠江距離漢城,可比鴨綠江距離北京要近多了。

鴨綠江以西很多地方都是荒地,根本沒有鎮守,最近大軍都在鳳凰城。這也是從陸路進攻朝鮮另外一個艱難之處,後勤線的艱難。

而朝鮮如果先搶先進攻,不是沒有可能。但是他卻不敢,同時也沒有用,他就是趁著大軍未到,先一步攻下鳳凰城有怎麼樣?

這一點優勢在面對朝廷大軍的時候,也是沒有一點用處的,甚至還會更一步在道義上被動,讓這一場戰爭更不容易結束。

只能等著對面大軍雲集,先一步進攻。

只是李瑈也萬萬沒有想到,但神機營一發威,他的第一道防線,立即不堪一擊。

一枚枚炮彈越過河面砸在江心洲,但是砸的木屑亂飛,大量朝鮮士卒還沒有見到明軍長什麼樣子,就已經死在炮火之下了。

還有一些射不準,砸在鴨綠江之中,打得一道道水柱沖天而起,就好像一瞬間進入了由水柱構成的森林一般。

雖然都是實心炮彈,殺傷力沒有開花彈那麼打的,但大大小小几百門大炮,一起發威,卻也是少見之極。

本來一兩百步的寬面之上,一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。

這個效果,讓雙方都很吃驚。

曹義也很吃驚。

想想就知道,這個將大炮單獨編組的想法,是出自於朱祁鎮,甚至三千,五軍,羽林,勇衛,神機,射聲六營的組建想法,都是來自於朱祁鎮。

因為在大明是一個兵貴雜的時代。

發展到戚繼光時代,已經出現的鴛鴦陣。

在每一個衛所也秉承馬三步七這個標準,即便是單獨的步卒之中,有有火器兵,與奇兵隊,而單單是冷兵器兵種之中,長槍,刀盾,弓箭,都是混編的。

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中,無數長槍如林,覆蓋整個平原。緩緩前向,就好像整個天地在動的想法。

所以,朱祁鎮提出的純兵編組,其實被很多大將心中不看好,畢竟京營操練的大陣,一直是馬步混合的。

其實如果成國公沒有將步卒丟在後面,即便是被突然伏擊,也是站穩腳跟的。

當然了,純兵與雜兵誰優誰劣,這是一個扯不清的問題。即便放在現在也是一個軍事話題,比如坦克單獨編組,還是與裝甲車編組在一起,最低沉的步兵班,所用槍械也不是一樣的。

這是一個大命題,很難說這些將領都是錯的,而朱祁鎮是對的。

大明軍隊的而今的陣法編組,乃是從太祖太宗年代一代代打出來的。

只是皇帝就是皇帝,區區三萬人馬,又不是京營都這麼來。大臣們也不會拼死阻攔的。

對於神機營很多人都還覺得可惜。

之前是一個當打的營頭,能夠硬頂瓦刺騎兵衝鋒的老營,結果變成了五千連長兵器都沒有,只會放跑計程車卒,根本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