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522章 吳瑾揚名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其實也先得到的訊息,有些晚了。
最先接觸到三千營的,並不是瓦刺本部的哨探,而是大量其他部落的遊兵散勇。
這就是瓦刺政權結構性問題了。
瓦刺政權本質上是,一個大部落聯盟體制。也先最厲害是因為他綽羅斯家族,是瓦刺之中最大一個部落。
所以,對很多部落,也先對他們的掌控能力,並沒有那麼強。
特別是,很多附庸的附庸。
就算是在大明體制之中,縣官還不如現管。更不要說瓦刺體制之中,所有很多小部落,跟隨瓦刺南下之後,因為瓦刺將明軍逼著只能退守城池,將大同附近廣闊的地域給讓給他們。
他們就有了自由活動的權力。
這些小部落,都是一等一的窮逼。見一個鐵鍋都稀罕的不成樣子。
雖然大同在大明屬於邊地,是屬於不富裕的地方,但是在他們看來,已經是非常富裕的地方。
而且雖然楊洪已經下令堅壁清野,所有人都撤到城堡之中。
但是瓦刺來得太快,出乎很多人預料,誰也沒有想到,瓦刺在這個時候,就來了。
而且從永樂年間到現在,多少年了,邊關一直是畢竟太平的,即便有些亂子,也進入不了邊牆,更進入不了大同城以南的區域。
連續數十年的和平時光,讓很多百姓都忘記了,韃子南下是如何的慘劇。麥收時分,這種命令更是被抵制了。
所以,作為先鋒的吳克勤,吳克忠兄弟,帶領三千營還沒有來到大同城下,就是看見如此人間慘劇。
無數蒙古人想盡辦法劫掠,什麼都東西都不肯放過,連女人也套著上繩索,拖在馬後,也想帶回草原之上。
就好像是耗子進入糧倉之中一般,也不顧自己的肚量,拼命將所有一切都塞進自己的肚子裡面。
吳克忠下令,各部分散開來,驅逐蒙古韃子。解決百姓。
於是乎,三千營分成數十股,就好像是一個大掃把,將大同南邊的地面都清掃一遍。
結果自然是一片倒的。
這些吃飽了的蒙古人根本不是三千營的對手,殺起來更是砍菜切瓜一般。
不過,吳克忠也擔心大同城下的情況,將自己兒子吳瑾叫過來,讓吳瑾帶來本部千騎,不顧一切,突入大同城下。
向大同城中報信,告訴大同城中,援軍立至。
這個任務,固然危險之極。大同城已經被瓦刺包圍起來,以千騎闖陣,即便不是九死一生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吳克忠卻讓吳瑾去做,卻是一個父親愛護之心。
現在誰都知道,當今在培育下一代將領,吳瑾此行雖然危險,但是一旦功成,吳瑾的名聲就在大明軍中打響了。
而且這樣任務,吳克忠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將三千營中的精銳調撥在吳瑾麾下。
吳克忠也是瞭解楊洪的。楊洪雖然龜縮大同城內,到要是說楊洪沒有反擊之力了,吳克忠是決計不相信的。
至於危險?
出兵之後,什麼時候不危險?戰場之上就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,但是戰場有主要有次要,有些戰場,即便死了,也不過是淹沒了在無數陣亡名單之中,除卻自己的親人之外,沒有人記得你。
而有些關鍵戰役,一個小卒都能名垂青史。
吳瑾欣然領命。
他很清楚,這一戰最大助手,就是時間,只要打瓦刺大軍一個措手不及,讓瓦刺大軍來不及調動,他才有機會進入大同城內。
吳瑾趁著夜色靠近大同城百里之內,在第二天,天還沒有亮,就開始向大同城下飛奔而來。
天還沒有亮透的時候,他就被瓦刺遊騎發現了。
瓦刺遊騎還以為是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