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517章 烽火傳京師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從二月冰雪開始融化開始。
九邊烽煙就沒有斷絕過。
從海西到甘肅,大戰沒有,但是百餘胡騎出沒的頻率,越來越高,宣示了這是一個不尋常年份。
朱祁鎮精選了能臣良將坐鎮各地,任禮在甘肅,楊洪在大同,郭登在宣府,曹義在遼東,焦禮在海西。
乃至於寧夏,陝西等地,也是補充了糧餉。
可以說每一座邊城之中,最少有三年存糧。
這個準備在徐曦時代就已經完成了。
也就是即便在決戰失禮的情況之下,不管瓦刺進攻那一座城池,只要守將不出大的紕漏,堅守三年以上,都是可以的。
雖然朱祁鎮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。
但是他下意識做了很多替手。
就好像做一個計劃一樣,從來不可能只有a計劃,要有b計劃,c計劃如是等等。
特別是這樣關乎國運的時候,朱祁鎮從來不敢相信任何人的。
張輔與王驥一直判斷,這不過是騷擾而已,從俘獲的蒙古俘虜來看,這些人也都是一些活不下來的小部落。
充當第一輪炮灰。
這些部落自然不可能撼動了九邊防線。
但是也讓邊境肅殺起來了。
京營大軍也開始處於戰備狀態了,朱祁鎮也停止大規模校閱軍隊。京營七十二衛,大部分士卒都只能分批迴家。
保持一半以上的軍隊一直在營中。
京營說起來很厲害,其實他們也是衛所體制的,就在北京附近一共七十二個衛所,就是所謂的京營七十二衛。
距離家這麼近,很多京營士卒家就在軍營旁邊,更不要說,長期繃緊神經,也不利於備戰。
畢竟說不定打仗,就在下半年了。
只是到了五月,正是一年炎熱的開始,也是北國麥熟的時候,特別是河北地區,不知道是天公做美,還是河北水利工程,完全發揮出自己的能力。
今年是河北少見的一次大豐收。
與喜訊一起傳來的,就是噩耗。
瓦刺扣關了。
就在北國百姓正忙著收割的時候,從遼東,到甘肅,一道道的烽煙,沿著一個個烽火臺,傳遞到京師之中。
一般來,用烽煙的多寡來區別人數。人數越多,點燃的烽煙就越密集。
而朱祁鎮在萬壽山上登高北方的時候,卻見無數烽煙就好像是支撐天地的柱子一般,越來越越多,密密麻麻的好像是樹林,綿延到視線的盡頭。
白日放煙,夜晚放火。
震動京師。
這是大明有史第一次,上一次大概就是開國之初,王保保還佔據山西太原的時候,有過一次反攻北京。
被徐達不守反攻,反客為主,直撲太原,逼得王保保回援,將這個天下奇男子,打得幾乎僅以身免。
但是這已經是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了。
而今即便年歲最老的人,也記不得這事情了。
特別而今很多人都活在太宗時代輝煌之中,面對這樣的情況,第一個想法,是不敢相信。
雖然很多人都知道,朝廷與瓦刺之間的關係破裂,但是他們都不敢相信,小小一個瓦刺,居然敢冒犯天朝。更不敢相信,區區一個瓦刺,能有如此大的聲勢。
朱祁鎮在得到訊息第一時間,就召集了所有內閣大臣在武英殿議事。
這一次議事,朱祁鎮將什麼六部尚書,五軍都督府的人員,全部摒除在外了。
原因很簡單,這樣情況,人太多,意見太多,反而不是什麼好事。
“陛下,臣請罪。”王驥第一時間發言,說道:“臣料事不明,誤朝廷大事,請陛下責罰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