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19章 摸底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朱祁鎮將話說到這份上了,張輔還能說些什麼,說道:“臣遵旨,只是臣請給楊洪一點時間。”
朱祁鎮自然知道,這樣的行動,很不妥。甚至可以說有一種任性的感覺。
大明放棄開平,大寧已經十幾年了。
十幾年之間,可以說是滄海桑田。
雖然長城以外一二百里的範圍內,大明還保持著自己的控制權,但是對開平與大寧已經鞭長莫及了。
甚至朱祁鎮從錦衣衛的情報之中,已經有不少蒙古部落在兩處放牧了。只是一方面各大部落不敢輕易觸犯大明,而且蒙古部落都是遊牧,有時間也摸不清楚在這裡放牧的部落是那些。
所以楊洪帶著萬騎北上,很可能遭遇戰事。
甚至如果瓦刺翻臉的話,楊洪全軍覆沒也未必不可能。
朱祁鎮心中翻來覆去的想。
他為什麼不敢與也先翻臉,原因是他心中沒底,開戰容易,但是打成什麼樣子,朱祁鎮心中很是忐忑。
大明與瓦刺之間和平持續了快三十年了。
上一次大戰,還是忽蘭忽失溫之戰。
這麼多年來,瓦刺軍隊有什麼變化朱祁鎮並不知道,大明軍隊有什麼變化,倒是明白的很。
但是總體來說,即便是審慎如張輔,對瓦刺其實還是有一種蔑視的。
畢竟是手下敗將。
但是歷史上土木堡之變,卻讓朱祁鎮將瓦刺軍隊的戰鬥力在他心中提高了兩個臺階。
朱祁鎮覺得自己沒有底氣與也先翻臉,原因就在於,也先了解他的軍隊,但是朱祁鎮並不瞭解自己的軍隊。
僅僅是透過文書奏摺瞭解的軍隊,在打仗的時候,會打成什麼樣子?朱祁鎮心中真不知道。雖然朱祁鎮很信任張輔,也信任張輔的判斷。
但是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。朱祁鎮怎麼就能寄希望於張輔一個人的話。即便是張輔乃是大明第一名將,朝廷的柱石之臣。
也是一樣。
所以,他想摸一下底。
不為別的,看大明騎兵到底行不行。
他甚至希望楊洪這一次出塞能遭遇一場大戰,看看大明邊軍的成色如何。
宣府,大同,乃是京師左右大門。是邊軍之中最精銳的。而楊洪又是被張輔等人一力推薦的大將之才。
如果楊洪帶著萬餘精騎,都不能從草原之上,全身而退。朱祁鎮就必須重新調整自己對勳貴的政策了。
楊榮當初在朱祁鎮面前說過的話,不知道多少次在朱祁鎮心中反覆重現。有時候朱祁鎮想,楊榮所言未必沒有道理。
朱祁鎮說道:“為什麼?”
張輔說道:“因為楊洪本部沒有萬餘騎兵,必須從大同各衛抽調。”
朱祁鎮聽了,頓時有些尷尬,說道:“就讓楊洪準備吧,準備好了上報朝廷便是了。”
大明並非沒有純騎兵軍隊,比如三千營,就是純騎兵。但是這些軍隊都在京營之中,地方上的衛所大多是馬三步七的規格。
一個衛所雖然有成建制的馬隊,但是更多是步卒。
朱祁鎮想要楊洪抽調萬騎,必須將附近好些衛所的騎兵都集中在一起才行。
這種從各衛抽調出來的騎兵,固然是精兵強將,但是如果不加以整合的話,就是一盤散沙,如何能打得了仗。
所以,張輔請給楊洪一點時間,卻也是題中應有之意。
朱祁鎮雖然有些尷尬,但是見張輔並不反對,心中反而踏實多了。朱祁鎮這些年鍛鍊下來,對軍隊能不能打。其實並不大瞭解。但是對一個人心思的判斷,卻有幾分漸入佳境。
張輔雖然有些反對,但是卻並沒有太多的擔心,這就說明,張輔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