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26章 重啟遵化鐵廠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大。

不過,曹鼐心中未必沒有為自己著想的。

于謙被陛下如此看重,將來該如何是好。畢竟楊溥已經老了,即便他身體健康,還能有幾年,但是于謙還年輕。

他曹鼐也還年輕。

將來,是朋友,是對手,還不好說的。

讓曹鼐自己出手詆譭于謙,他是不做的,但是有些事情樂見其成,未必不好,有人願意做惡人。他自然是成全的。

當然了,楊溥之所以這樣容易低頭,一來他想順水推舟之外,也是知道,這話題不能談下去了。

原因很簡單,朱祁鎮登基之後,很有意區分文武,文事在文華殿處置,武事在武英殿處置。文事,一內閣為尊,一旦遇見戰事,就要越過內閣,諮詢英國公張輔了。

而且兵部多年來一點點從五軍都督府那裡奪過來的權柄,也在楊榮去世,王驥去雲貴之後,大大消減。

其中意味,還不明白嗎?

武興所任的漕運總兵官雖然是武職,但是轉運漕糧之事,很難說是單純的軍隊調動,所以楊溥有發言權。但是武興調任神機營這一件事情,楊溥就不想越距了。

朱祁鎮見他的意見順利透過了。心中鬆了一口氣,只是想為于謙辦事掃除障礙。很多事情都沒有多想。

就進入下一個議題,說道:“工部的鐵料庫存夠嗎?”

王直說道:“工部那邊的鐵料儲備不多了,畢竟最近朝廷大興工程,各處都需要鐵料,而且從宣德十年以來,遵化鐵礦就被關閉了。”

朱祁鎮心中等得就是這一句話。

遵化鐵場乃是北京附近最大的鐵場,可以說北京大部分官府所用的鐵料都是從遵化鐵廠而來的。

幾十萬大軍的兵器,宮中所需,各衙門所需的鐵料,都從遵化而來。

宣德十年,太皇太后罷一切不急之務中,就有關閉礦場的命令,而遵化鐵場實在太重要了。至於在正統三年,就重新開啟了。

但是,這種開啟,僅僅是維持而已,根本沒有恢復永樂年間全盛之狀,這也是大明物資比較富裕。

鐵料戶部,工部都有的。

朱祁鎮說道:“既然如此,派人再次開啟遵化鐵場。諸位以為如何?”

朱祁鎮雖然是用詢問的語氣,但是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。

朱祁鎮才不是僅僅為了河北大堤上所需的鐵料,才開啟遵化鐵場,而是因為瓦刺各種試探之下,決定開啟戰備。

戰備首先從兵器開始。

而兵器首先從鐵料開始。

遵化鐵場說大也大,是當時北方最大,但是說小也小,服役的工匠有數千人而已。朱祁鎮既然決心備戰,那麼這遵化鐵場的規模,只會越來越大。

所以,朱祁鎮要先給內閣打一個招呼。等將來內閣發現,遵化鐵場的規模,要比遵化縣城還要大得多,不要驚訝才是。

“臣等無異議。”楊溥說道,畢竟這事情,皇帝如果真直接向內閣下旨,想來內閣也不會在這一件事情上反駁他。

朱祁鎮又與大臣們說了一些各地的事情。不過重要性就等而下之了,比如蘇州水災,鬧出了饑荒,況鍾倒是能力很強,不等朝廷這裡做出決策,他自己已經將饑荒安置下去了。

朱祁鎮都有將況鐘調入京師的想法,只是聽說周忱與況鐘不合,而今既然用了周忱,就只能容況鍾在地方上了。

朱祁鎮僅僅是下旨嘉獎,加俸,封妻廕子而已。

等說得差不多,朱祁鎮將楊溥留了下來,說道:“算算時間,楊榮師傅已經去了一年有餘了,朕心中十分想念,當初楊榮師傅在的時候,塞上山河表裡都在楊榮師傅胸中,而今先生能不能為朕解惑?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