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27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話,就不用推薦,因為如果兵部尚書出缺的話,也應該是兵部侍郎接任。

朱祁鎮反而問道:“朕多次見鄺埜,卻不知道先生為什麼將他放在後面。”

楊溥說道:“鄺埜乃是尚書之才,但是卻不是陛下所想要的兵部尚書。”

隨即楊溥歷數鄺埜的政績,鄺埜的政績核心就是一個仁,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,永樂年間,南京寶鈔貶值,百姓拒收,太宗皇帝令鄺埜是處置,鄺埜去了之後,只是責罰幾年豪紳,就回來了。

太宗問他為什麼不處置那些人?當時拒用寶鈔,就好像而今的拒用人民幣一般,是犯法行為。

但是鄺埜卻說,陛下,天威所致,臣還沒有到南京,百姓就複用寶鈔。

還有同樣的事情,傳言陝西有人造反,太宗命鄺埜去繩之以法,鄺埜到了,安撫百姓,只殺了幾個頭目,就放了所有百姓,對太宗皇帝說,沒有人造反。

這樣的事情,還有很多,比如說不經聖旨,就開倉放糧,等等。

說鄺埜是不是一個好官,他處處為民著想,不株連,不濫殺人,雖然有一點心慈手軟。但是真有一個這樣的父母官,卻是很多百姓所希望的。

但是兵部尚書是什麼官職。縱然而今五軍都督府有復興的跡象,兵部的權力被消弱了不少。但是兵部的權力是比楊榮在的時候,輕了許多。但依然是天下六部之一,位高權重。

鄺埜的能力,在任何一個部門當尚書都可以,但是放在兵部就有一點不合時宜了。

朱祁鎮說道:“那就命徐曦以兵部侍郎的身份,巡查遼東,宣府,大同,陝西,等鎮防禦。一一視察,報於朕聽。”

這也是一次摸底,不過是摸九邊的低。看看九邊的防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。

同樣如果徐曦能做好這一件事情的話,那麼在柴車死後,兵部尚書的位置就是徐曦了。

可憐王驥當初的算計,最後便宜了一個能力資歷遠遠不如自己的人。

有時候真是時也命也。

不過徐曦從南京趕到北京,授命巡視,然後從遼東走到河套,乃至甘肅,恐怕不是一年半載,是弄不出一分詳細的調查報告了。

但是獨石堡之中,宣大兩地的騎兵,都源源不斷的彙集在這裡。

一時間人仰馬翻的。

而今的楊洪已經五十有餘了,他已經守邊二十多年了,從一個百戶一步步爬到而今的位置上,一路上不知道殺過多少人,打過多少惡戰。

可以說是從最底層一戰一戰打上來的。

所以,他身上有非常沉重的殺氣。

這股殺氣讓人不敢大喘氣。

李大川與石璟兩個人,此刻都覺得壓力很大。恭恭敬敬的行軍禮,就好像是雕像一般,不敢動彈一下。

但是具體來說,兩個人卻不一樣。

李大川更畏懼楊洪的威名,他也是宣府出身,當初跟隨宣宗皇帝出戰,以一騎對蒙古十騎,搏殺四人,餘者皆遁,這一戰才讓他在宣宗皇帝面前留了名,才有後來一步步到了而今。

所以,他是聽過這個老將軍的威名。更欽佩這位從百戶自己一手一腳打出來的老將軍。

但是石璟就不一樣了。

石璟雖然家中世職並不高。但畢竟在京師長大,即便跟隨孟瑛南征,在孟瑛身後掌過騎,在萬軍之中衝殺過。

但是那個時候,大明勢如破竹,石璟也沒有親手手刃一人。

他畢竟是一個駙馬,有底氣懟一個將軍,但是他卻抗不住楊洪無聲無息之間殺氣。一時間他感覺,這個老將軍身上氣質,很像孟瑛。

不,不一樣孟瑛身上還有一股雍容華貴計程車大夫氣質,但是楊洪身上的氣質是比孟瑛更加殘暴的殺戮氣質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