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29章 出塞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只是多年之後,物是人非。

當初的糧站早就變成一片廢墟,房屋倒塌,土牆成片片的到底,植物頑強的將他們覆蓋住了。

甚至有一些動物,如此草原狼,將這裡當成了巢穴。

楊洪看得也有一些莫名的感嘆。

因為楊洪當年就是護衛這一段糧道的將領,不知道多少次來往於這裡。

就在這廢棄的糧站為核心,安營紮寨。休息一晚,第二天,他們繼續前行。

楊洪為人莊重嚴肅,行軍之時,上下都沉悶之極,不敢高聲說話,只是按照安排好的隊形,層層掩護,夜不收放出去不知道多少。一直有傳令兵前後奔波。一刻不停。

只是忽然除卻這馬蹄聲,行軍之聲外,有其他的聲音傳了過來。

是水聲。

元朝所稱之御河,上都河。後人稱之為灤河的河流,到了。

大軍也傳來一陣歡呼之聲。

楊洪傳令全軍在白海子與灤河之間休息。

楊洪站在高處俯瞰這一帶,心中卻有一聲可惜,沒有說出口。

原因很簡單,這一帶,乃是邊外少有的可以耕種的土地。有人以降水量來確定耕種地區與遊牧地區,這個大方向是不錯的,但是放在具體情況,卻未必準備期。

最少這一帶土地依賴灤河的存在,是可以耕種的。

只是能耕種的不過灤河河谷一帶,總體來說,狹長的灤河河谷,也供應不過多少軍糧,但是對一箇中國人來說,凡是能耕種的土地,卻拋荒。幾乎每一個人見了都會說一聲可惜了。

只是楊洪並非說出口而已。

隨即楊洪督促大軍繼續北上。

這路就好走多了。

畢竟沿著灤河西岸行走,一路上水源是不用擔心的,這就省了楊洪一塊心病了。

沿著灤河走了兩天。石亨就傳來捷報,遇見土寇,斬殺二十級。

楊洪聽了,傳令道:“石將軍見了賊人,只需生擒,無須大開殺戒,此處奉上喻巡邊,而不是出征。”

楊洪一聽就知道,石亨分明是將一些落單的牧民開刀,賺軍功而已。

這一次巡邊,楊洪可是沒有一點隱瞞。早就放出風聲了。

原因很簡單,楊洪並不希望與瓦刺在草原上打上一仗。而附近的部落,訊息靈通的早就逃之夭夭了。

剩下都是一些耳目遲鈍的。

當然了,楊洪並非為蒙古人抱不平,鎮守獨石堡這麼多年。楊洪早就知道,只有死掉的蒙古人,才是最好的蒙古人。

他不過是擔心,節外生枝。

畢竟,而今不是永樂年間了。

楊洪擔心石亨鬧出事情來,就加快了行軍。花了數日時間,沿著灤河河道從向北轉向向東,也從灤河以西,變成了灤河以北。

而在這個時候,大明開平故衛,前元的上都城到了。

大明開平衛,就是用了元朝的上都城,總體上來說,明朝並沒有增建多少。隨著宣德年間放棄這裡,已經有十年有餘了。

十年的時間能改變太多了。

上都城牆依舊很堅固,但是多一些風霜的痕跡,在上都城中也有不少人員活動的痕跡,看看就知道,這並不是他們留下的,是蒙古人。

甚至楊洪看痕跡,就知道,這些蒙古人走了不過一個多月而已。

蒙古人是遊牧的,不會定居,但是這裡也是蒙古時常停留的地方,畢竟十年之間,很多房子還沒有全部壞掉,足夠他們躲避風雨。

楊洪一進上都城之後,就立即將大軍全部聚集在開平城之中,並且嚴苛的檢查開平城牆。

因為他知道一件事情。

如果按照巡邊的計劃,這裡就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