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92章 海漕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有把握的。
他僅僅是在新安待過幾年,聽他所言,他其實並沒有出過海,而新安那邊也沒有現成的船隻。過去還要找船。
而南方來的時間,說早不早說晚也不晚。
李時勉從北京趕到廣州,平時走兩個月都未必到,而今卻要十幾天之內趕回去,這簡直是在拼命啊。
為了一個可能,毫不猶豫的捨命為之。
這樣的大臣能有幾個。朱祁鎮敢說,李時勉此刻決計沒有想過自己的前程。也沒有想過一旦出了什麼差錯,他又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。
無非是想這一件事情,他最合適而已。
那就當仁不讓。
太皇太后從幾乎所有官員之中,挑選了李時勉當朱祁鎮第一任老師,自然是沒有選錯。
朱祁鎮一瞬間有些不忍心,一個六十六歲的老人如此。因為畢竟這僅僅是一個可能,雖然正統四年的似乎在夏秋都下完了,整個冬天三個多月一點雨也沒有。
但是說不定春天來了,就有雨了。
王直所言僅僅是一個可能。
讓李時勉用命去壓這麼一個可能,朱祁鎮於心不忍。
但是一瞬間,朱祁鎮想到一件事情,那就是海運。
朱祁鎮不只一次,想過海運糧食。不能讓北京的糧食都綁在一條運河之上。他所做所為,更多是循序漸進。
比如將金絲楠木改為遼東大木。
而遼東大木多以放排入海,而後海運入京。就是將木頭綁在一起,做成木排,順著鴨綠江,或者遼河入海,入海之後,船隻再拖著,去天津。
這一路,省工省力,到了天津之後,也能走運河。等到了通州,距離北京也就不遠了。
這一段海上的路程,足以讓朱祁鎮增加水師。
有這個由頭,想來北京與遼東的聯絡可以多走水路。先在渤海這個澡盆之中發展水師,將來再一步步發展起來。
總之,海運雖然重要,但是在朱祁鎮的辦事清單之中,還是比較排後的。
畢竟是有輕重緩急。
只是而今,他發現了一個絕好的機會。
而今大明核心地區的糧食危機,並非是朝廷沒有錢,而是朝廷沒有糧食。甚至是朝廷未必缺糧食,僅僅是緊張而已。
更重要的問題,是運不上來。
運河的運力是有瓶頸的在,特別是在宣德年間額定四百萬石之後,早已因循守舊,想要在半年之內,運輸數百萬石糧食,根本不可能。
因為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,並非是你說加多少,就立即能加上來的。
這個時候,如果李時勉能將廣東的糧食透過海運,運送到天津,那麼朱祁鎮就能名正言順的保留一條海運的渠道,以備不時之虛。
而今建立起這一條渠道,也很容易,因為鄭和,王景弘等人,雖然已經都死了,但是當年跟隨鄭和下西洋的三萬人卻沒有死光。讓他們組建一支船隊,還是可以的。船都是現成的,雖然這些船已經分撥給沿海衛所,但是東西還在,在組織起來就行了。
為什麼要選李時勉。
因為這一件事情最大的問題,並非能力,而是思想。
南京一帶的糧食都在各地官府的倉庫之中,想要調糧食,朱祁鎮不先說服內閣六部,乃是言官都不行。因為這樣的動靜,即便在南京,也是瞞不了人的。
但是廣東就不一樣了。
廣東畢竟偏遠。
朱祁鎮思來想去,覺得即便沒有旱情,讓李時勉運送一次糧食也沒有什麼錯,即便這一次朝野上下不允許,也算是開了先例。
將來有第二次就好辦了。第二次,第三次之後,大家都會習慣的。
朱祁鎮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