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89章 三楊解體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內閣的調整,並非說僅僅是敲打名單就行了。
甚至說到了現在,調整才剛剛開始。
內閣的變動,帶動了六部的變動。而六部的變動,又會引起天下各地的變動。楊榮之死,引起的官場動盪。還遠沒有結束。
特別是這種動盪,已經壓制了好幾年了。
太皇太后從宣德十年以後,就對官場上大規模人事變動,採取壓制。
所以朱祁鎮對這種變動,也是第一次應對。
他也不得不承認,其中這樣大規模人事變動,並非掌控在朱祁鎮手中,而是掌控在楊士奇手中,準確的說,是掌控在內閣的手中。
特別是在王直這個吏部尚書進入內閣之中,新到任的吏部尚書還沒有到位,恐怕即便剛剛上任,也未必有什麼話語權。
所以,朱祁鎮所能做的僅僅是透過掌握內閣。來掌握這種變動。
唯一讓朱祁鎮慶幸的,最少以張輔為首的勳貴,朱祁鎮還是有把握的。
對張輔,胡濙,朱祁鎮不用擔心,因為這一次人事變動之中,他們兩個人參與程度不高。但是對楊士奇,楊溥,王直,曹鼐,馬愉。朱祁鎮就要一一召見了。
對於楊士奇,朱祁鎮不需要特別關注。
因為朱祁鎮之前與楊士奇的接觸都很密切。因為很多政務之上,楊士奇是朱祁鎮繞不過的人。
朱祁鎮幾乎是三天兩頭的召見,楊士奇。
楊士奇也習慣了,在宮中乘坐步攆,這是朱祁鎮對楊士奇的優待。
所以,朱祁鎮的談話重點就放在楊溥,王直,曹鼐,與馬愉身上。
朱祁鎮決定將召見大臣的地點,放在乾清宮之中。
首先是楊溥。
雖然楊溥也列在三楊之中,但是朱祁鎮與楊溥的接觸並不多。與楊士奇的沉默老辣,楊榮在軍事方面的權威相比,楊溥就好像是隱形人一般。
甚至朱祁鎮在很多時候,都忽略了三楊之中,還有楊溥這個人。
但是今日朱祁鎮與楊溥談了好幾個時辰。
本來是朱祁鎮問,但是後來變成了楊溥說。
對大明各種弊政,楊溥都如掌觀文。讓朱祁鎮不得不承認,三楊列位在一起,絕非是浪得虛名。
楊溥的能力,當一個首輔搓搓有餘。
只是可惜的是?
有時候英傑之輩,都是一批一批的出現。
楊士奇也是將黃淮掀翻,蹇義都熬死了,才有出頭的機會。而楊溥卻未必有機會將楊士奇熬死了。
甚至朱祁鎮有時候想,如果楊溥再年輕十歲。朱祁鎮就不用擔心,楊士奇離開之後,內閣首輔的問題。
只是有些人之所以沒有到某個高度,並非能力不濟,只能說時也運也。
朱祁鎮話鋒一轉,說道:“先生分管吏部,卻不知道有何主張?”
楊溥說道:“臣別無他事,只是有一件事情,陛下要留心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先生請講。”
楊溥說道:“而今陛下親政,永珍更新,臣以為應當京察了。”
朱祁鎮聽了楊溥如此一說,一瞬間耳邊似乎有磨刀的聲音。
京察乃是大明的文官考核制度,從洪武年間就有。分外內察與外察,分別考察京官與地方官員。
但是京察本身,也是一把權力鬥爭的利器。
特別是在晚明時候,東林黨將京察的監察作用,全部廢除了,當成了一把殺傷政敵的利器,一瞬間激化了黨爭。
而今京察還不像晚明一樣。但是他本身具有的政治屬性,卻不可能剝奪掉了。
甚至楊士奇在正統元年展開的京察,固然將朝廷的政治生態,向好的方向發展,達到了京察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