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95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朱祁鎮最後見的是這位馬愉馬性和。只是馬性和與曹鼐的畫風完全不一樣了。
曹鼐以情動人,朱祁鎮雖然心中暗自揣測曹鼐是別的心思,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曹鼐並不是偽詐之徒。
但是馬愉卻不一樣了。
或許是因為這內閣之中,馬愉的年紀比較小。
楊士奇,楊溥,張輔,胡濙,都是六十歲以上了,王直而今也五十出頭了。他才四十多歲了。
不過數起來,曹鼐還比他小上幾歲。
馬愉在朱祁鎮面前,表現出一個完美計程車大夫。一舉一動都合乎禮儀。
並不是別人都不合禮儀。
比較對儒家士大夫來說,禮儀是基本功,沒有不會的。但是楊士奇楊溥年老,朱祁鎮免其禮儀。張輔雖然表面上好像是一個士大夫,但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武將,循規蹈矩是指在政治上,在禮儀上卻沒有那麼遵守了。
似乎是因為他最近想盡辦法在家裡造小人,想留下來一兒半女。居然好幾次早朝都遲到了。
這是很多士大夫決計不會做的事情。那麼他知道早朝已經成為形式了。
至於王直,王大鬍子本身就不是一個太拘泥於禮儀的人,他與朱祁鎮最熟,也明白皇帝不太講禮儀,就隨便多了。
甚至有時候,正談事情,放在桌子上的果盤,他都敢拿起來就吃。
就好像宴會上的食物一樣,議事時候桌子上的果盤,一般情況下,是沒有人動的。
至於曹鼐,在君前痛哭,就是大大失禮了。
但是馬愉行不越距,一舉一動,與書上寫的幾乎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。
朱祁鎮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,但是一瞬間心中就有一些厭煩。
倒不是這樣的道德君子不好,而是朱祁鎮想要的內閣成員都是能辦事的人。看其餘人的履歷,楊士奇,楊溥,張輔,不用說了,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,至於王直也是幾十年宦海沉浮。而曹鼐也是邊境,南方都當過小官的,而且說起河北水情,更是瞭如指掌。一看就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。
但是馬愉。
一直在翰林院。
不過一詞臣而已。
不過,朱祁鎮也不會推翻自己的決議。畢竟這事情已經定下來了。不可能改變了,只是朱祁鎮之後,也不大想見他了。
只是隨口問道:“先生分管刑部,卻不知道有什麼要做的?”
馬愉說道:“臣以為久旱不雨,當主刑獄之中有奇冤未雪,臣分管刑部,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獄。”
朱祁鎮聽了,心中更是厭煩。
你想清獄就清獄吧,將這事情與旱情扯在一起是什麼意思?如果不是朱祁鎮之前已經聽過曹鼐說過,河北這一代的氣候特點,春旱幾乎是經常性發生的,說不定就被他哄了。
朱祁鎮陡然想起,之前地震就說有人說,這乃是太皇太后主政,陰陽不協的原因。
但是朱祁鎮心中雖然惱火,但是卻不能發作。
因為這一件事情,並非馬愉一個人這樣想的。這是這個時代通用的價值觀。甚至太皇太后心中未必不是這個心思。
朱祁鎮一個人怎麼想並不重要。那麼他是皇帝。
殺死一個人很容易,但是想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卻是很難的。朱祁鎮只能客套說道:“那刑部就交給馬卿了。”
馬愉又是一字一板的說道:“有臣在,決計不會讓刑部有一例冤獄。”
朱祁鎮心中安慰自己,暗道:“如果這馬愉真能做到這一點,朕也容他在內閣了,否則-----”
朱祁鎮很明白,在他被楊溥套出心思之後,眼前這個內閣就已經成為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內閣,決計不可能如楊士奇一般穩定十幾年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