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6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潘亂事已經不是一兩次了,細細算來,這算是第三次了。宣德年間就有兩次了,前文也說了。
蔣貴就是在松潘之戰中,脫穎而出,被朝廷賞識的。
朱祁鎮不怕大戰,如麓川一般,幾十萬大軍列陣而戰,朱祁鎮反而輕鬆了,但是松潘這裡,地處四川與甘肅交接之中,群山之間,能動用的不過一兩萬人馬。
而且因為之前明軍做得不地道。
而今松潘這裡的人早就與朝廷結仇了。大軍一到,自然平定,大軍一走,不出幾年戰事再起。
朱祁鎮對麓川之戰上,這麼看重善後,自然也是因為松潘前車之鑑了。
這三件事情,幾乎趕在一起,遞進了宮中。
朱祁鎮看到之後,第一件事情,就是後悔。後悔放楊榮回鄉,處理這些事情,乃是楊榮的強項。
不過,還好張輔還在。
或許張輔對地方瞭解不如楊榮,但是對軍中的瞭解,還在楊榮之上,故而張輔也足以為朱祁鎮解惑。
於是朱祁鎮立即召見張輔入朝。
張輔這一段時間,一直在忙於武學之事。
張輔早已秉明,將京城之中一座兵營搬空,作為武學的駐地。
雖然駐地已經決定了,但是從各衛趕來的想要襲職的軍官,卻也有一段時間,所以開學的時間也放在了明年。
張輔見了這些三封急報,說道:“兀良哈不足為懼,楊洪足以破之。”
朱祁鎮想了想,說道:“可是獨石堡守將?”
開平與大寧,乃是大明朝伸向草原的兩隻拳頭,只是在永樂到宣德年間,統統廢去。兩位內遷。
大寧就不用說,直接放空數百里,但是開平倒是留了下個胳膊肘,這個胳膊肘就是獨石堡。
如果看地圖就會知道,在長城規劃之中,獨石堡乃是一個突出處,幾乎三面都是草原,唯獨南面乃是龍門衛。
不錯,就是龍門客棧那個龍門衛。甚至龍門客棧就是因為歷史于謙被殺之後,他兒子流放龍門衛,才讓導演產生的靈感。
所以這裡至關重要,而楊洪在這裡能鎮守多年,連朱祁鎮也是有耳聞的。
張輔說道:“正是,楊洪世襲百戶出身,鎮守獨石堡已經有數年了,驍勇善戰,最擅長以騎破騎乃是一員宿將,有他在兀良哈不足為懼。”
張輔對兀良哈絲毫不在意。
因為縱觀兀良哈的歷史,最少到了而今,大明對兀良哈的戰事,幾乎沒有敗過。即便是宣宗皇帝出塞,也大破兀良哈。
兀良哈甚至在朝廷也是有編制的,所謂的朵顏三衛是也。
朱祁鎮說道:“楊洪而今年紀多大?”
張輔聽了,默默估算一下,說道:“臣沒有注意過,似乎是五十開外了,臣上一次見他的時候,還是他在陽武侯麾下的時候。”
“是一條好漢。”
朱祁鎮聽了,心中微微一嘆。五十開外。
這說明楊洪也不知道能打幾年了。
其實他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了,能打的都是老將。只是山雲之死,卻讓朱祁鎮心中充滿了危機感。有山雲在,廣西堅如磐石,山雲一去,亂事再起。
如此之事,如果再次發生該如何是好?
朱祁鎮驚心中的憂慮按下來,繼續問道:“兀良哈不足為懼,然後西南戰事將起,如今松潘,廣西土司作亂,會不會引起貴州土司也躁動。”
“徵麓川之戰,就要拖延了。”
朱祁鎮擔心的不僅僅是拖延,他更擔心的是,這一件事情本身,就是麓川在雲南大敗明軍的鏈鎖反應。
現在看來,似乎沒有什麼問題,因為廣西,還有松潘都不在徵麓川后勤要道之上。
不管從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