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74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朱祁鎮知道楊士奇為什麼這樣說。
因為聖明無過陛下。
皇帝從來是沒有錯,錯的只是大臣。
這個政治原則從古代一直到現代,很多地方還有殘留。
每一個皇帝承認錯誤,下罪己詔都是很嚴重的政治問題。當然了崇禎不算。即便如此,崇禎下罪己詔,每一次都是很大風波。
朱祁鎮也不多說,親自攙扶著楊士奇出了文華殿。
朱祁鎮送了走楊士奇之後。
回到乾清宮之後,王振將各方奏疏在朱祁鎮的面前,分開來。
朱祁鎮身側有好幾張桌子,分別是輕重緩急。
這些奏摺,先以輕重緩急分放在四個桌子上,任何在桌子上,以軍事,災異,民事,六部,兩京十三省,錦衣衛,東廠,分門別類的放開。
每當朱祁鎮回到乾清宮之後,都能看見滿滿的好幾張桌子的奏摺。
朱祁鎮每日都是將這些奏摺過了一遍。
或者看累了,讓王振讀。
隨即口授,讓王振代為硃批。
甚至為了快速批閱,很多內閣意見無須推翻的話,朱祁鎮就在奏摺最後畫一個圈。就代表同意。
王振不知道朱祁鎮見楊士奇說了什麼。來到朱祁鎮面前,說道:“陛下,是否開始批閱奏摺。”
朱祁鎮擺擺手說,道:“先放著吧。”
此刻,朱祁鎮對自己有些懷疑。
懷疑他之前那麼勤勉的批閱奏摺,到底是不是正確。
朱祁鎮透過這些奏摺,深切的瞭解了大明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。但是也讓看見了,千萬個要解決的問題。
不管是刑部,兵部,戶部,禮部,工部,戶部,還是都察院,大理寺,還有五軍都督府,地方上的問題,太多了。
朱祁鎮之前的思路,只是想辦法,見一個糾正一個,但是皇帝的精力就是浪費在糾正一個又一個問題上的嗎?
之前,朱祁鎮覺得是。
勤政,愛民。節儉,禮賢下士,就是一個皇帝。
但是而今,被楊士奇這麼一說。
滿不是這麼回事。
他幾次,近乎赤膊上陣一般,推進朝廷改變。
但是楊士奇怎麼說?求治太急,用事太繁?
這話對不對。
說對,太皇太后在地震之中,放棄朝廷大權,安心在後宮做一婦人。朱祁鎮不過幾個月之間,就鬧出好大風波。
這風波是各個方面的。
大方面,在整個國策之上。比如封建策,在小的方面,比如朱祁鎮對北京治理的改變,讓五城兵馬司。處理六部與順天府之間的矛盾。
等等。
在朱祁鎮看來,他做的並不是太多,但是不要將後世官僚的效率,來要求這個時代的官員。在這個時代,京師之中,在冊的京官才一萬兩千人了。
看起來很多,但是平心來問,負責大明兩京十三省,國防外交軍政民政等等事務的政治中心,一萬兩千人真的很多嗎?
其中還有很多,一杯茶一本書,搖搖晃晃一整天的養老官職。行政效率能有多高。
楊士奇就是很明白,自己下面的人是什麼樣的人。
改變不了下面的人,只能請朱祁鎮改變自己的節奏了。
這就是現實。
但是朱祁鎮真不甘心。
朱祁鎮心中忽然想到了太皇太后。
太皇太后雖然不管事了,但是朱祁鎮依然將太皇太后當做自己的靠山,遇見解決不了,或者說心中不解的問題,還是下意思的去見太皇太后。
朱祁鎮說走就走。
不多時,就來到了慈寧宮。
卻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