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35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級小吏,卻代替官員的作威作福,欺上瞞下,為惡之甚,還勝過貪官汙吏,於先生覺得是也不是?”
于謙久歷地方,對地方情弊知道比朱祁鎮要深多了。說道:“卻有此事,還有不是官員根本就是當地老吏之中的傀儡。”
“最後即便下獄了,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,都是這些奸吏串通上下,狼狽為奸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而且雖然朝廷愛惜百姓,未必簡官,一縣的經制官不過數人,但是白役卻有數百,乃至上千。”
“這些不食朝廷俸祿,唯以殘民為是。”
“百姓苦吏甚於苦官。”
于謙心中暗道:“卻不知道,是那位為陛下智囊,這番話,絕非久居宮中陛下所能說出來的。”
不是不對。
而是太對了。
很多事情,地方官都明白。但是為官之道,從來是欺上不瞞下。甚至說楊士奇未必瞭解的這麼清楚。
因為楊士奇久在中樞,對地方的情況,未免隔了一層。
唯有于謙這種久歷地方,堪稱幹吏之才清楚,他比朱祁鎮更清楚的。但這卻是公開的秘密,未必有人專門告訴朱祁鎮。
卻不知道,在後世有關這方面論述太多了。
朱祁鎮只是聽了一耳朵,命令錦衣衛東廠卻查。
東廠與錦衣衛在國外不大好用,但是在大明境內,卻是很少有事情能瞞得過他們。
所以朱祁鎮收集了大量的資料,才有今天這一番話。也準備將這一件事情,作為他的第一把火。
于謙說道:“陛下英明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朕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。”
于謙雖然有所準備,但是還是有些吃驚,說道:“陛下,此事關係重大,牽一髮而動全身。卻不可輕動,如果將廢除衙役世襲,那麼各地所需的吏員從什麼地方來,如果將白役劃為國家經制之吏。”
“那麼所需的錢糧從何處來?”
朱祁鎮自然明白,大明王朝不過一兩萬官員,但是如果要養吏員的話,那就是一個極大的數目,朱祁鎮想來,最少在是十萬以上。
即便他們的待遇不高,但是乘以十萬,也是一個極大的數字了。
朱祁鎮說道:“朕自然知道輕重,所以這一件事情,不在朕,而在卿。”
于謙一時間有些迷糊,說道:“臣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朕將治理京師之責,放在順天府。順天府的事情自然多了起來,必然要增加人手,於先生就趁著這個時候,想辦法,將吏有封建的現狀給朕打破。並建立一套正規府衙機構。”
“朕知道,一般縣衙都有六房,承接朝廷諸事。但是百姓與朝廷接觸的,依舊是小吏。朕想讓先生治理京師的時候,也個朕打造一個範本。”
“之前百姓能承受衙役勒索,這說明地方上其實能養得起衙役。只是到底該怎麼做,既能便民,又不能讓小民被剝削。”
“卻要於先生想辦法了。”
“只要於先生做好了,將來朕定然將這一件事情,推行天下。”
于謙聽了,心中沒有激動是假的。所謂立功立言,如果將來全天下都按照于謙弄出來的章程來辦,對於謙來說,也是一個莫大的激勵。
很多文人士大夫,或許不愛錢,但鮮少有不愛名的。
于謙也不例外。
于謙深吸一口氣,說道:“陛下,這一件事情,臣盡力而為,只是此事非數年不能成。決計不可能一蹴而就的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朕明白。朕富有春秋,耐心好的很。不過,這一件事情,卻不足為外人道也,所以只能暗地裡做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于謙說道。
朱祁鎮說道:“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