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52章 武學的意義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五軍都督府負責的,後來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共同負責。

到了後來,五軍都督府完全變成了一個養老部門,這個權力就到了兵部手中,這個權力到了兵部,也就是文官徹底壓過武將的時候。

而今這個權力,還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共同掌管的。

正因為這個權力如此之大,張輔不明白這個權力怎麼到了武學之中。

朱祁鎮說道:“從今之後,各衛所所有世襲軍官,除非有戰功,都要從武學畢業之後,方能授職。”

縱然朱祁鎮對軍制改革之上,有太多的想法,但是不得不一步步的來,王驥久在兵部,他認為朝廷應該嚴格襲職。

用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。

而張輔提出武學,其中含義或許與王驥的想法,側重點不同,但是有一點卻是一樣的,認為衛所很多軍官都是不合格的。

既然有這個共同的基礎,朱祁鎮自然也順勢而為,順便給自己加一點私貨。

別的不說,唯有武學畢業生才能襲爵,這所武學的重要性立即就成為媲美國子監的重量級學校了。

明朝國子監的沒落之路,就很說明問題了。

在明初的時候,國子監學生是可以直接坐官的,所以國子監興盛一時。到了後來科舉興盛,監生就沒有前途了。於是乎,國子監這所學院也不行了。

大明三百個衛所,幾千個世襲軍官的家族。這些人想要襲爵都要透過武學,那麼武學立即成為控制大明三百個衛所的重要節點之一。

張輔心中的武學,可沒有這樣大啊。

張輔說道:“陛下,如此一來,是要老師就不夠了。”

張輔沒有細算,就知道這個學校的學生,少說也有數千人,而大明國子監全勝的時候,大概有六千人之多。

在北京建立起一座,如此大的學校,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,需要不少人手。

朱祁鎮說道:“不會缺少老師的,如今北京城之中,有不少老將賦閒在家,未免太可惜了,朕覺得讓他們進入武學教授畢生作戰經驗,卻也是一個好去處。”

“當然了,這麼多學生,也不需要諸位將軍一個個的教。多從軍中挑選出一些軍官就行了。”

“朕想要大破瓦刺,決計不能讓衛所在墮落下去。”

“就將這武學放皇宮附近,朕有時間也會去看看的。”

張輔這才明白,皇帝的心意。

張輔心中暗道:“這哪裡是武學,分明是幼軍。”

太宗皇帝為了培養宣宗皇帝,就為了宣宗皇帝建立了幼軍,當然了幼軍並非全部是小孩子組成的軍隊,而是由宣宗皇帝,也就是當時的皇太孫統領的軍隊。

這一批軍隊,也成為了宣宗皇帝的班底。

宣宗皇帝去的太早,其實宣宗皇帝也有給朱祁鎮建立幼軍的想法。只是朱祁鎮登基的時候太小了,這事情還沒有來得及辦。

太皇太后的執政理念,自然是務必安靜,很多事情都按下來了。朱祁鎮唯一向軍中伸出去的手就是乾清宮侍衛了。

三百人的乾清宮侍衛,雖然已經換了不少人了,有不少人在乾清宮出來,奔赴各地了,就好像是朱祁鎮伸出的一根根觸角。

而今在張輔看來,分明是皇帝覺得,他對軍隊的控制不夠。以武學的方式,對軍隊增加影響力。

張輔想明白了,也就放鬆了。

就勳貴的立場來看,他們更希望一個與武臣親近的皇帝,皇帝想在武將之中培養自己的班底,這是一個好事。

張輔自然沒有反對的意思。立即說道:“臣定然將這一件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的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除卻這一件事情,朕還有一件事情,要拜託國公,國公聽過大本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