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90章 海運三難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“最好的海道,乃是從崇明島往東,入黑水大洋,一路北上,到成山角,然後過沙門島,劉家島進入天津。”

“如果信風正好,從崇明到天津,不過一旬。”

朱祁鎮大吃一驚,說道:“十日。此言當真?”

王英說道:“臣萬萬不敢欺君。南風起時,十日必至,臣敢立軍令狀。前元春秋兩季運糧,皆是如此。”

朱祁鎮心中的數學題,立即被狠狠的劃下一刀。

不說一年多跑幾趟,單單說就如元朝一般,一年兩次,就用不到八十艘大船,只需四十艘大船即可了。

朱祁鎮心中算盤噼裡啪啦做響,繼續問道:“還有什麼難處?”

王英說道:“還有倭寇。”

“倭寇根基在海外,起伏不定,不能窮盡大洋,就無法犁庭掃穴,只能反覆糾纏,而從崇明到天津最快的航道,卻是需要進入黑水大洋。那裡遠離陸地,一旦有事,恐怕來不及反應。”

朱祁鎮也知道黑水大洋是什麼地方。

黑水並非黑水,而是海面顏色加深,也就是說到了大陸架以外了。這裡有洋流,所以王英才說順風順水。

或許古人不知道什麼是洋流,但是並不妨礙利用。

如此一來,在大海之上,很多事情都容易發生。

幾百萬石糧食,對日本來說,簡直是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。

朱祁鎮心中一時間對倭寇也厭煩起來了,隨口問道:“王卿,有什麼辦法可以滅絕倭寇嗎?”

王英說道:“陛下,可派遣水師巡視日本,令日本王管束好百姓。永樂年間,三寶太監出海第一站,就是日本。從那之後,倭寇也就老實多了。”

朱祁鎮微微吃驚,之前聽鄭和下西洋,只是沒有想到,鄭和處女航,卻是日本。不過朱祁鎮對而今的日本的情況,也是有些瞭解的。

雖然距離日本戰國時代黑有些遠,但是並不意味著日本就很太平了。一樣亂得很。日本天皇是一個擺設。

朱祁鎮說道:“王卿的主意不錯。”

楊溥說道:“陛下,王英乃功臣之功,此番運糧上京有功,又斬首數十級,當令兵部賞賜。”

朱祁鎮一聽,就知道楊溥是要將王英打發走。

朱祁鎮說道:“好,令兵部與五軍都督府議功,對了崇明島屬於那一個衛?”

王英說道:“崇明所隸屬於鎮海衛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就轉到鎮海衛吧。”

王英自然明白,朱祁鎮將他安置在鎮海衛之心,要知道鄭和出海的劉家港,就是在鎮海衛之中。

王英千恩萬謝,自然不提。

朱祁鎮讓王英走後,轉過頭問楊溥,說道:“先生以為王英所言如何?”

楊溥說道:“恭喜陛下,得海上人才,有王英,陛下海運之策,可行矣。不過,陛下以為朝廷罷海運,難道是看不見海運之利嗎?”

朱祁鎮微微皺眉,如果是看歷史上,似乎很多人都很愚蠢,只是什麼最好,卻不去做。而今朱祁鎮深入歷史之中,卻明白每一個能在歷史留名的人。

或許有自己缺點,但都不是笨蛋的,當然了晉惠帝除外。

尤其是這種老臣,簡直是老奸巨猾之極。

朱祁鎮依稀記得,大明前期一直是維持海運,卻在永樂十三年,才罷海運,改為漕運了。

而他並不意味太宗皇帝,乃是一位不瞭解其中情弊的皇帝。

朱祁鎮說道:“願聞其詳。”

楊溥說道:“以王英之言,的確是可行的。但是王英所言,從來是細枝末節,無足輕重。真正關係到海運還是漕運,從來不在這一點上。”

“陛下為什麼一定要海運?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