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01章 于謙的隱患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年之後,讓時間消散了于謙的影響力,于謙才能入閣。
但是于謙而今已經四十歲了。而河北水利距離完工,還不知道有多長時間,也就是說十幾年之內,于謙是不可能入內閣的。
于謙而今四十出頭,十幾年後,恐怕就年近六十了。很多事情都物是人非了。到時候會有什麼變化,朱祁鎮也說不清楚了。
而且入閣的機會,難道真有很多嗎?
就朱祁鎮本身來說,其實也不大想頻繁的調整內閣人選。每一次調整內閣,爭奪這個位置的人,都會很多很多。
更讓朱祁鎮感到絕望的是,是他自己一步步將於謙放到這個決計不能入閣的位置上的。
朱祁鎮一時間連怪誰都不知道。
楊士奇其實還有什麼很多話沒有說。他不想讓于謙入閣的原因有很多,大明管理,非翰林不得入閣。
他即便知道朱祁鎮對這個潛規則,不大在意,但是朱祁鎮不在意,有人在意。
而今進入內閣的人,都是翰林官出身。
而於謙不是。
這就很讓于謙遭到非議了,這也是歷史上于謙有力挽狂瀾之功,最後還是一個兵部尚書。
其次,聖眷這東西,楊士奇在朝中起伏几十年,早就看透了,那是靠不住的。
解縉得聖眷吧,結果被凍死在雪中,紀綱得聖眷吧,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。而且得聖眷越多,越被小人嫉妒,一旦聖眷不在了。
就是滅頂之災。
所謂伴君如伴虎,如果於謙的性子有周忱半點圓滑世故,楊士奇也就放心了。但是于謙的性子,實在是太過君子了。
以上所有問題,如果楊士奇是于謙,都有辦法解決的,無非是自汙明志而已,貪一點錢,做一點壞事,總有辦法,會打消皇帝猜忌之心的。
但是于謙會嗎?
甚至於謙一輩子,願意當皇帝的應聲蟲,當三旨相公,未必不能保全自己。
但是于謙會嗎?
不會的,會就不是于謙了。
在皇帝權威越來越盛的將來,一旦于謙因為某些事情與皇帝有了衝突,于謙很可能就被皇帝親手除去。
所以蘭芝當門,不得不除也。
聖眷這東西,來得快,去的也快。
楊士奇對於謙這個學生,內心之中也是很矛盾的。喜歡于謙的辦事能力,也欣賞他的人品,但又恨他不夠圓滑,不夠世故,不夠不擇手段。
但是如果於謙正如曹鼐一般,具備一個政客的素質,楊士奇欣慰之餘,難道就沒有一點傷心嗎?
這也是楊士奇臨走的時候,為于謙做最後一件事情了。讓朱祁鎮心中有這準備,總不會讓事情發展到最壞的一步。
朱祁鎮沉默了好一陣子,才說道:“娘娘在等先生,先生去一趟吧。”
楊士奇答應下來,緩緩的退出乾清宮,去了慈寧宮。
太皇太后見了楊士奇談起了很多仁宗當初在南京的舊事,又多加賞賜,封楊士奇一家誥命云云。
楊士奇感激之餘,也不好在後宮多待。
雖然兩人都已經是老朽了,但是有些話傳出去,總歸是不好聽的。
也就是稍坐片刻,就出了宮。
這一次,楊士奇並沒有叫步攆,而是安步當車,一步步走出的東華門。不知道怎麼的想起了多年之前一首舊詩。輕吟道:“翠微清旦逐攀緣,攜手翩翩記昔年。巖際穿花經宛轉,閣
中御酒坐留連。悠悠逝日隨流水,杳杳高情各遠天。俱在茲晨興暮雨,東門歸處不悽然。”
楊士奇心中到底悽然不悽然,卻沒有人知道,但是在政治上楊士奇這個人算是已經死了。
下一次關於楊士奇的訊息傳到朝廷之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