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81章 理財聖手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川、弘農可問,河南、南陽不可問。’而今江南官田,果不可問。”

漢光武帝派人度田,結果就出現這個結果,河南就是京畿,南陽乃是帝鄉,各種權貴盤根錯節,自然不是不可問的。

而今江南官田的問題也如此。

年代久遠,發展到現在的情況,並非一日兩日的情況,參與進去的人,也不是一個兩個。

查未必能查清楚,但是能查清楚又如何?他們沒有少納半點錢糧,不過是苦了百姓而已。

而且有些人已經死了,怎麼處置?真要血洗江南不成。

朱祁鎮嘆息一聲,不再問了。

王直見朱祁鎮平靜下來,繼續說道:“而且這耗米之用,不在官府,而是設濟農倉,但凡鄉里之用,皆從中出。則百姓雖然出了耗米,但是徭役減輕了不少,他們自然樂意了。”

朱祁鎮聽了之後,腦中忽然冒出一絲火花,說道:“你的意思,這耗米之處,可以代役?”

王直說道:“不能完全代替,但是耗米之用,多在軍需物料,驛馬傳夫,荒年賑濟,修建河道,等等。”

朱祁鎮一時間暗歎道:“民生多艱。”朱祁鎮怎麼不明白,這所謂的等等,大多都是沒有名目的負擔。

說實話,如果真正進入國家正稅的賦稅,其實並不算太多,但是就怕那種沒名沒分的雜項,說不出一個所以然,但是就是要交的錢。

周忱名義上加了一項賦稅,就是耗米。但是實際上是減了不知道多少沒有名目的苛捐雜稅。

周忱為什麼會被江南百姓稱為青天,朱祁鎮也算是明白了。

王直繼續說道:“平米之法,正稅在官,加耗在民,可謂官民兩便。”

朱祁鎮微微一皺眉,說道:“等等,你說加耗在民,這濟農倉是誰主持的?”

王直說道:“是地方官負責。”

朱祁鎮心中不知道再想些什麼,微微愣神片刻,說道:“先生繼續說折納吧。”

王直說道:“折納之事,其實並不是周忱開創的,只是周忱手中才大規模推行,在太祖的時候,就有賦稅折銀,但是總體來說,數量不多。”

“但是江南米糧本意是供應京師百官俸祿,但是遷都之後,將米糧從江南運到京師,糧食消耗太多了,這才推行折銀之法,將官田米糧折成現銀,送往京師,如此一來,百姓負擔就降低多了。而京師百官俸祿,也可以直接用銀了。”

“而且周忱在江南所推行的,也比僅僅是折銀,也有折布,可以讓百姓少交錢糧,便於運輸,公私兩便,特別是在松江,松江布甲天下。各種折納之中,百姓所折的米價,總是比當地米價要高一點。如此百姓就輕鬆多了。”

朱祁鎮起身踱步,喃喃的說道:“平米,折納。”

這四個字,讓朱祁鎮想了很多。

將一切賦稅折銀,這是什麼?是一條鞭法。

免除力役,交納錢糧,這是什麼?這是攤丁入畝。

這都是後世大名鼎鼎的財政政策,甚至要寫在歷史教科書之中的,但是而今看來,周忱的所做所為都有了苗頭。

不管是因為周忱到底是怎麼想的。朱祁鎮對周忱的看法,已經完全不同了。他心中暗道:“卻不知道周忱是不是朕的王安石?”

王直說道:“陛下,臣剛剛說過周忱名聲不好,陛下大概以為周大人得罪豪強了?但是如果單單是如此,臣也不會在陛下面前出此言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這周忱卻是做了什麼事情,讓先生如此看不慣?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