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21章 安南之糧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麼地方而來的。”
李時勉說道:“此事卻要謝謝保定侯了,保定侯一戰定麓川,震動天南,安南的態度大為改變。似乎是擔心朝廷問罪,願意以三百文一石,賣給朝廷一百萬石糧食。王翱見此也就放心了,又從各地徵收糧食一百多萬石。再加上臣從民間購買,總共有四百萬石糧食。”
安南一年三熟,也是一個糧食產區。
安南向大明出售糧食,其中的政治態度,朱祁鎮自然很明白。
安南是以這個姿態,緩解與大明因為邊境問題的緊張形態。
當然了,安南在黃寬這一件事情上,是決計不會鬆口的,這代表著安南朝廷的政治正確,如果遠人來投奔,安南不敢接納的話。
安南朝廷的權威就會受到質疑。
所以,他寧可在其他方面放低姿態。在黃寬一事上,也不做妥協。
當然了,這也是他看準了大明其實也不想與安南大戰,最少也不願意為了區區二十幾個村子,與安南再打一場幾十萬人的大戰。
“此事暫且記下來。”朱祁鎮心中暗道:“欽州的事情,還沒完。”朱祁鎮暫且不理會一點邊境糾紛,說道:“海關的銀兩夠嗎?”
李時勉說道:“這一點,臣要請罪。臣在與安南結算的時候,其實用貨物付賬,而並非銀兩,所以購買糧食的成本,在三百文以下,又從廣東拆借了一些銀兩。這才籌夠的。”
朱祁鎮頓時明白了。
其實這一次是糧食換中國貨物的範例。
安南達官貴人難道就沒有對中原器物的渴望?有的中國各種精緻貨物,一直是古代的硬通貨。所以安南糧食款項定然是直接與新安的貨物抵消。
當然了,朱祁鎮也能想明白,李時勉一定在兩頭壓價。
對中國的商人,那麼背後有後臺。面對有便宜行事之權的李時勉,他們也頂不住的。對於安南人來說,他們心中的價位,自然要比產地高上一截。
所以,李時勉採購成本,才在三百文以下。
朱祁鎮估計,安南的糧食的價格也未必在三百文以下。
這裡面到底誰吃虧了。
一時間朱祁鎮估計不清楚。但是他卻明白一件事情。那就不是以為古代人就不通權變之道,真要是有必要的話。
他們玩得也是賊溜的。
朱祁鎮說道:“你帶來多少船隻,運力有多少?四百萬石分能分幾趟運完?”
李時勉說道:“臣只是第一趟,大約半個月一趟,共三趟,如果沒有意外的四百萬石都能運到京師。”
朱祁鎮默默一算,大約在六月中,這四百萬石糧食就足夠到北京。
有這四百萬石糧食,朱祁鎮鬆了一口氣,說道:“今日有先生,才讓京城百姓免於做餓殍。”
李時勉說道:“臣萬萬不敢當,這是陛下先見之名,如果沒有陛下當初開海的決定,臣也不可能籌集這麼多船隻。只是有一件事情,臣請陛下寬恕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講。”
李時勉說道:“臣許諾各船主,到了北京之後,能夠覲見天顏。陛下也有賞賜。”
朱祁鎮一聽,就知道李時勉定然是給這些船主開了空頭支票了。
想想也是,李時勉手中的經費有限,收購糧食就花光了,從廣東運糧食到天津,恐怕單單是運費就不是一個小數字。
如果這些海商都是大明良民,倒也好辦。
畢竟大明官府徵召民間船隻的事情,做過不是一次兩次的。
但是這些人可不是什麼老實人。可以說這個時代,在海上廝混的,都沒有什麼老實人。
如果沒有利益,想讓他們效力,可是一件難事。朱祁鎮大手一揮,說道:“多少錢?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