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24章 南洋衛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為首的就是施姓與曾姓。
自然是舊港施家的代表與萬生石海塘曾家的代表。
這兩方可以說是大明在南洋的官方代表。只有兩地的戶籍才能與新安貿易。
只是兩方的實力對比懸殊,別的不說,施長安的官銜就知道了,施長安乃是舊港宣慰使,而曾家的家主曾沅芳,才不過是一個把總。
這個把總還是一個臨時官銜,不過是讓他管理船工而已。
這一次,曾沅芳也來了。
所以就以曾沅芳為首,覲見皇帝。
朱祁鎮在文華殿偏殿召見了他們。
朱祁鎮很輕鬆,但是這二十幾個人,卻是很緊張,朱祁鎮瞄了一眼,就看得出來,他們一個個都冒大汗,這些海上豪傑見風暴都面不改色,但是此刻見了皇帝,卻一個個兩股戰戰,汗不敢出。
朱祁鎮也都習慣了。
似乎在很多人眼中,他就是洪水猛獸一般。
所以他就隨便說了幾句話,說道:“爾等為朝廷效力,善莫大焉,朝廷自然不負功臣。”然後讓王振宣讀聖旨。各有封賞。
卻不去提了。
就好像各級地方官上任之前述職一般,朱祁鎮說幾句話,他們行禮說幾絕廢話,就可以走了。
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。這一番儀式完了,為首的曾沅芳卻再次跪倒在地,說道:“陛下,臣等久戍海外,而今年老,臣等想回鄉,請陛下恩准。”
朱祁鎮倒是對看了曾沅芳一眼,的確曾沅芳已經是一個小老頭,面板黝黑,頭髮花白,雖然一身錦衣,但卻有一種不合身的感覺。其實這是一種錯覺。他們入宮之前,都經過了禮部的培訓,決計不會有衣服不合身,這種低階錯誤的。只能說,曾沅芳與身上的衣服,氣質不搭。看上去是一個苦出身。
朱祁鎮說道:“王大伴,看坐。”
曾沅芳顫顫巍巍坐下來,朱祁鎮問他萬生石海塘的情況。曾沅芳一五一十的說了。朱祁鎮對萬生石海塘的情況,是有所瞭解的。
萬生石海塘是鄭和下西洋一處修船的地方。當時留下了一萬多船工,宣德皇帝讓他們為天子守島,永免賦稅。
如果說,舊港施長安是主動接受海關政策,並以此為自己謀利的話,曾沅芳就是被動的,他是相當後知後覺的。所以曾家在海關上獲利遠遠小於施家。
但是他知道自然沒有曾沅芳的多,不過朱祁鎮的注意重點,不在萬生石海塘情況如何,而是曾沅芳說話的條理如何。似乎皇帝自帶高壓光環,很多人初次在朱祁鎮面前說話都是結結巴巴的。朱祁鎮都覺得這些人難堪大任。
此刻,他對曾沅芳其實也算是面試。
曾沅芳算是透過了。但是曾沅芳想要回鄉的想法卻是不行了。
朱祁鎮對施家一口氣拿出了五十萬石糧食的財力,有一絲警惕性了。
作為皇帝他從來不相信任何一個人,連楊士奇這樣的老臣,都多一個心眼,至於遠在天邊的施長安,又有幾分信任。
朱祁鎮從施家的財力,就能推斷施家的實力。
要知道以麓川的實力,未必有一口氣拿出五十萬石糧食的力量。
當然了,雙方勢力性質不一樣,不能類比。但是朱祁鎮不得不要對未來做一個最壞的設想。
那就是舊港施家在施長安的領導之下,獨霸南洋。
難道未來大明徵服南洋一戰,卻是與自己扶持出來的施家打嗎?
這並非不可能的。
所以,施家勢力大增的同時,朱祁鎮就在尋找制約施家的棋子。
當然了,朱祁鎮吸取教訓了。
不再好高騖遠,秉承先本土再外國的順序,在大明內部沒有理順之前,不管是瓦刺還是海外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