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44章 可憐的王振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擔心朱祁鎮扛不住這個擔子,寧肯培養出一個權閹,也不想培養出一個權臣出來。
在正統四年之後,太皇太后倒是發現朱祁鎮能力足堪大任,就對王振減少了很多扶持,但是朱祁鎮還在繼續扶持王振。
王振掌控司禮監,除卻東廠在金英手中之外,大內乃是天下的宦官都要唯他是尊。特別是太皇太后去世之後,朱祁鎮的作風大變,變得沉默起來,但是王振的卻變得囂張起來。
朝中已經有一股倒王的風潮。
其中就掛戶部侍郎掌管海關的李時勉最為激烈。
這幾年來,李時勉坐鎮天津,沿海幾個港口陸陸續續的完成開發,不過經濟總量在這裡放著,雖然幾乎每一個省都一個海關,但是海關賦稅總額,也沒有超過五百萬。
畢竟大明外貿的經濟總額還是有限的,在西方還沒有來到東方之前,整個東西貿易額,或者說東南亞內部貿易額並不是沒有天花板的。
再加上其中這樣那樣的原因,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,大明海關稅大概就是五百萬兩上下了。
即便如此,周忱也不火坐視這一筆錢不流入戶部,在戶部之外,所以今年周忱多次上奏,就是海關納入戶部之中。
最後朱祁鎮答應了,李時勉以戶部侍郎的身份主持海關,在京城擇地修建海關總署,作為戶部的下級衙門。
李時勉進京之後,第一炮就打向了王振。
卻是因為寧波倭案。
什麼是寧波倭案,就是在正統六年,一路倭寇在寧波上岸,攻克了大嵩千戶所。具體來說不過是數百人而已。
朱祁鎮也是大怒,當時就令鎮海衛指揮使王英總領船隊,圍剿倭寇,並令魏國公出面主持。
這一隊倭寇倒是還打發,王英抓住尾巴之後,打了一半,逃了一半,其中有幾十個人居然飄到了朝鮮。
被朝鮮國主抓住之後,送到北京。
弄得朱祁鎮有些尷尬。下令讓這些倭寇到菜市場走一趟,不必說了,還必須以派使臣去朝鮮宣佈賞賜與感謝。
就這一件事情,就牽連的寧波海關當年的賦稅。李時勉上奏,說大嵩衛千戶,乃是走了王振的門路,才得已襲職。並指責王振數項大罪,很多文官群起而為之。
逼得王振向朱祁鎮謝罪,並辯解一番。
對於王振的辯解,朱祁鎮有一些信有一些不信,王振自己貪財的一些行為,他是知道的。但是王振是一個最討厭下面人給他耍花樣的人,也就是他挖王振貪財,那是理所應當,但是下面的人敢從他手下多拿一兩銀子,王振就弄死他。
所以,朱祁鎮對於王振縱然下面發財從來是不信的。
但是朱祁鎮敲打了一下王振,畢竟主僕之間這麼多年的情分,還是要保全的。
而且,官場之上,但凡明白一點的人,能不知道王振乃是朱祁鎮的人。朱祁鎮很擔心倒王振乃是對朱祁鎮的試探。似乎是朱祁鎮在太皇太后死後,不再積極謀求這個改革那個改變之後。
很多事情都是你退一步,下面的人就會進一步的。
朱祁鎮出面與楊溥協商,楊溥費了不少功夫,這才將下面倒王振的風暴,給壓制下去了。
但是風波壓制下去了,但暗潮卻沒有平息,似乎反閹黨,反王振,已經成為很多文官的政治正確了。
所以,徐曦不敢得罪張輔,朱勇這一票勳貴,卻並不怕得罪王振。
畢竟,朱祁鎮對王振的約束也是很嚴的。
以至於很多人彈劾了王振之後,也沒有吊事,大家膽子就大了起來,頗有有事沒事,彈劾一下王振,沒事有事,再彈劾一下王振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