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52章 軍議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的,靖難二代都年紀大了。三代的能力比二代差太遠了。

反正朱祁鎮在乎的是打敗瓦刺,具體是誰做這一件事情,他其實並不在意。

朱祁鎮也知道,這種理想狀態,也不大可能,如果他們真有能力,也不至於讓大明軍力弄得每況日下。

在朱祁鎮想來,更有可能是與瓦刺長期戰爭之中,互有勝負,自然有一批人被淘汰。有一批人在戰火之中成長起來。

在這樣的大戰之中,靖難勳貴想把持之中,全部的位置,根本是不可能的。

但是朱祁鎮心中也是一個陰影的,暗道:“如果敗了怎麼辦?”

畢竟有土木堡後車之鑑。

朱祁鎮後世以為土木堡之變,都是當時英宗胡亂指揮,但是如今越發明白,這不過是大明軍力,邊防,等問題的總爆發。

不可能怪在英宗一個人身上。

如果再來一次這樣的敗仗,怎麼辦?

朱祁鎮反覆思量。卻不得不承認,他如果強行插手軍方,反而勝算更低。因為靖難勳貴在軍中根基太深厚了,朱祁鎮不想也不可能清理乾淨。

說不定瓦刺打過來的時候,靖難勳貴正如他鬥得難分難解。朱祁鎮回想他記憶之中土木堡之變的一些細節。

越發感覺,當時的英宗與靖難勳貴未必是沒有矛盾。

英宗想要一場北伐的勝利,到底是為了什麼?

做事的順序很重要。

朱祁鎮此刻忽然想讓明軍打敗了,一場不大不小的敗仗,正好讓他有切入點。他心中啞然失笑,暗道:“我似乎是一等一的昏君,期盼自己的軍隊打敗仗。”

只是事情有時候就是這樣的荒謬。

朱祁鎮平息情緒之中,穩穩當當的在張輔的奏本上批到四個字:“召五軍都督府,內閣,六部御前軍議。”

在武英殿軍議之中,朱祁鎮全程都沒有怎麼說話。

張輔先提出自己的意見,隨意曹義也將建立海西都司的規劃抵了上去,這個計劃得到了周忱的支援。

周忱的支援源於李時勉的說服,而李時勉的支援源於對海上防禦的支援,寧波倭案之後,寧波海關收入大受影響,一度暴跌。

李時勉作為主管,自然認識的了大明有一支海上船隊的重要性,而且這一條運輸線是要透過對馬海峽,這裡也是倭寇的多發地。

自然少不了增加海上力量。與李時勉的利益吻合。

所有人都知道曹義乃是皇帝從遼東召回來的,其中意味自己體會,故而曹義的意見與張輔的意見相合融合,就達成最好的出兵方案。

成國公出宣府,興安伯出大同,武進伯出遼東,三路齊出,圍剿兀良哈。這一戰的關鍵,其實不在於怎麼打,而在於如何找到兀良哈主力。

所以這才是多路齊發,擴大搜尋麵積的原因。

至於各級將領安排,朱祁鎮並沒有插手,想來就知道,張輔在最上面沒有安排朱祁鎮提拔的人,下面各級將領能有什麼安排?

至於曹義也出兵,不過他聚集建州女真,海西女真等女真各部,然後帶他們西進攻兀良哈。

能不能打兀良哈不重要,重要是整合女真為大明所用。

而亦失哈帶萬餘人去雙城衛一帶,找一個靠海之地,建立一處城池。而海運總兵官在明年冰期之後,務必將第一批十萬石糧食運送到新建的海西衛這裡。

朝廷允許亦失哈在緩急之時,向朝鮮借糧。

這個具體辦法,在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群議之下,朱祁鎮也挑不出什麼錯的地方,於是乎朱祁鎮做出本場會議最重要的發言,說道:“準。”

從頭到尾,朱祁鎮僅僅是一個決斷者。不輕易將自己陷入臣子之間爭鬥之中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