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61章 日食不至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朱祁鎮又問道:“先生可知道,本朝何處有曆法大家?”

今天之事,讓朱祁鎮惱怒之餘,他心中卻有更多的擔心。

因為天文曆法在古代實在太重要了。

其重要程度,是後世人無法想象的。

甚至是朝廷正統與否關鍵之一,政治上的意義就不用說了,其中的現實意義就是指導農業生產。

而今我們大多用陽曆,不用農曆,而農曆其實就是在明末崇禎歷的基礎上修訂而來的。

農曆上有二十四節氣,直接指導農業生產,一旦曆法不準,該種的時候不種,不該種的時候種了,倒是糧食產量就可想而知了。

之前朱祁鎮並沒有多在意,大明的歷法。

因為朱祁鎮知道大明曆法底本乃是大名鼎鼎的授時歷,也就是郭守敬所創的歷法。郭守敬是何等樣的人,就不用介紹了。

朱祁鎮對這個在天文,機械,水利等學科的大學問家,還是很信任的,畢竟或許當時會看錯,但是郭守敬被後世推崇,想來還是有水平的。

之前,朱祁鎮並沒有擔心過,但是遇見今天這個事情,他忽然有一種感覺,那就是大明北方的天災,僅僅是氣候問題?是不是也與曆法不準有關係?

這樣的問題,朱祁鎮不會輕易問大臣,也不相信大臣所說的話。他必須親自證實,所以他才請教楊士奇有無天文曆法名家。

楊士奇沉吟說道:“國朝曆法名家,首推大測馬家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大測馬家?”

楊士奇說道:“大測馬家乃是回回人,先前在前元任職欽天監,投奔朝廷以來,獻回回曆,為太祖皇帝賞識,太祖時有兩個欽天監,一個是回回欽天監,一個朝廷欽天監。回回欽天監就為馬家主持。馬沙亦黑,與馬哈麻父子相承主持欽天監。”

“太祖駕崩後,兩欽天監合二為一,而回回欽天監也變成了,欽天監回回科。現在還在南京。只是臣如果沒有記錯的話,馬哈麻永樂年間,已經去了,馬家這一代,卻有青黃不接之態,一時間卻找不到什麼可用的人手。”

“倒是有一個人,年紀尚輕,但是臣偶爾聽黃福說過,此人演算法之精,獨步天下。算得上年少有為。就在南京欽天監,可以調入北京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何人?”

楊士奇說道:“貝琳,據說已經盡得馬家真傳,甚至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態。”

朱祁鎮自然不知道這個人是誰,但是楊士奇對朝廷內外熟悉的程度,是朱祁鎮遠遠不及的,既然楊士奇說了這個人,朱祁鎮自然要見見。

朱祁鎮說道:“就讓貝琳來北京吧。”

朱祁鎮卻不知道,他不知道貝琳,其實對貝琳的研究成果,卻是很熟悉的。後世流傳的十二星座,很多譯名就是貝琳搞定的。後世多有刪減而已。

而貝家更是從貝琳之後,掌南京欽天監,與大明相始終的天文世家。

只是朱祁鎮還是感到悲哀。

都是古代中國科技落後於西方的節點,就是在明代。

在曆法之上,就可以看出端倪來。

大明最頂尖的天文學家,居然是精研回回曆的。

倒不是朱祁鎮心胸狹隘,覺得阿拉伯曆法一定不好,但是這種折射出來的苗頭,卻讓朱祁鎮不安。

一時間朱祁鎮想將關於禁止民間研習天文的政令放開,但是看了楊士奇一眼,就知道,這一件事情,楊士奇是決計不會同意的。

從宋代以來,民間禁習天文,已經成為慣例了,從楊士奇的推薦就可以看出來,關於天文曆法方面,高手都在欽天監,沒有在民間。

但是其中政治意味太明顯了,朱祁鎮敢放開,估計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有了天文現象的解釋權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