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6章 治交趾策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因為對英國公府來說,這不僅僅是國仇,還是家恨。

“朕沒忘。”朱祁鎮一字一句的說道:“故而才要問你,定交趾之策,如果滅交趾而不能定,那麼朕不管能不能忘記,都不會再攻交趾。”

張忠說道:“臣明白,只是平交趾之策,向來就有,只是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用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你說。”

張忠說道:“既然不能郡縣,只能封建交趾,用異姓王,何如用同姓王。用宗室親王鎮守交趾。或裂土封國之。”

王振見狀,心中暗道:“卻不想這少英國公,卻是一個膽大包天之徒。”

靖難之事,從來大明朝的傷疤,在靖難剛剛過去幾十年,誰也不敢提這一件事情,但是有一件事情,在大明朝卻是政治正確。

那就是削藩。

建文,太宗,仁宗,宣宗,在這一點上幾乎一脈相承,只是有人做的好,有些人做不好而已。

從來沒有人敢在這樣的場合說與削藩相反的建議。

張忠的膽子還真大。

張忠或許也明白這一點,立即解釋道:“此非臣之策,乃是臣揣摩太宗皇帝的遺意。”

“漢庶人,乃太宗皇帝愛子。在靖難之時,立有大功,太宗皇帝卻不以美地封之,卻想封之於交趾,雲南。”

“何也,非太宗不愛子,而是為之計長遠,這都是偏遠之地,或有土司做亂,或百姓不附,然以漢庶人之能,足以鎮之。”

“若漢庶人聽太宗皇帝之命,而今已經是南方一強藩。只要恭順朝廷,如朝鮮,安南何異之。”

“大膽。”王振厲色喝罵道。

張忠立即跪到在地面上,說道:“臣死罪。”

漢庶人就是漢王。

漢王最後的下場是什麼?是被宣宗皇帝放在銅鼎之中,生生的燒死。漢王覺得自己可以比太宗皇帝,也學太宗皇帝起兵,卻被宣宗皇帝蕩平了。

只是不管怎麼說,這一件事情,不是什麼好事。

如果漢王不在山東,而交趾,擁兵數十萬,說不定這事情,就不辦了。

可以說,張忠舉得這個例子,並不是太好的。

張忠跪在地面上,依然說道:“臣舉例不當,然襄王議封的時候,宣宗也有封雲南之意,豈非此意哉。”

朱祁鎮淡淡一笑,說道:“好了,你不要再說了。你的意思,朕知道了。”

封建之策,這話還有人敢說出來,讓朱祁鎮有些不可思議,但是這一件事情,卻正中朱祁鎮下懷。

朱祁鎮還真有封建之意。當然並不是在安南,雲南,而是在海外。

畢竟海外這麼多的地方,大明的統治能力,統治安南都有些力有不及,更不要說海外的其他地方。

所以封建之策,朱祁鎮早就想過了。

只是不是現在。

朱祁鎮說道:“看在英國公的面子上,之前的話,朕沒有聽過,王大伴將身邊的人管好,今日的談話,有一個字,傳出去。王大伴知道,怎麼辦。”

王振立即說道:“奴婢明白。”

朱祁鎮說道:“張卿乃英國公之後,將來必然繼承英國公府,為國家重臣,有些話,還是要三思之後,才能說出口的。”

“看你也累了,今天就先回去休息吧。”

隨即朱祁鎮一示意,立即有小太監將張忠送出了乾清宮。

張忠出了乾清宮之後,只覺得不知道什麼時候,他的衣服都溼透了。

而今固然已經入夏,但是乾清宮之中,卻是有冰塊,並不是太熱,這是緊張的。他都有一點後怕,不知道剛剛怎麼才敢說出那樣的話。

不過,他細細揣摩朱祁鎮的意思,只覺得話中有話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