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7章 石炭四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至少而今的他是做不到的。

當然了,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即便他與太皇太后關係很好,但是不管是怎麼樣的親情夾雜了權力的成分,都不能等閒視之。

太皇太后說道:“所以,你可以提一個要求。可以關係到外朝的。”

朱祁鎮沉吟一會兒,一時間他大腦之中瘋狂的轉動,立即確定了。北京城,在北京城中安插人手。

朱祁鎮很明白自己的份量,提出一些太遠的要求也是沒有什麼用處。

唯獨北京城卻是他能干預到的。

別的不說,他想在京師推行煤球代替柴薪,如果有順天府的支援,就好辦多了。

朱祁鎮說道:“奶奶這樣說了,孫兒就卻之不恭了。孫兒想做些什麼,都繞不過順天府,孫兒想讓于謙擔任順天府尹。”

太皇太后想了想,說道:“倒也合適,不過這事情急不得,而今河南的旱情雖然過去了,但是畢竟旱災對河南損失很大,于謙在河南很得民心,總要緩緩再掉進京。”

于謙在外,是以兵部右侍郎巡撫各地,在明代巡撫體制還沒有規範的時候,于謙的品級與順天府尹的官職差不多。

只是順天府尹重要在京師。

算的上京官,京官比外官要高上半截,算起來,于謙也算是升遷。

對於于謙這個人,太皇太后也是很瞭解的。不過在太皇太后畢竟不知道後世歷史,她看于謙這個人,不過是後起之秀而已。

多歷練一番,或許將來能入內閣接三楊的班。

對於皇帝想要一個順天府尹。讓于謙與皇帝多接觸一下,也並不是什麼壞事。

“謝奶奶。”朱祁鎮大喜過望。

畢竟於謙在太皇太后的心中,與朱祁鎮心中是不一樣的。

太皇太后說道:“去吧,王學士的功課松,卻也不是讓你有時間玩的,你既然要做這一件事情,就好好做,做好了,我自然有獎勵,做差了,就還請李先生來當講官如何?”

朱祁鎮連忙說道:“孫兒一定將這一件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。”

於是乎,整個三伏天,朱祁鎮大部分心思都放在石炭這一件事情上來。

他不可能實地考察,也不知道,門頭溝那邊採煤工藝落後到什麼地步。但是有一件事情,他卻感受到了。

真正決定煤的價格的,並非煤本身,大半都在運費之上,在門頭溝,百姓從煤場弄些煤來自用一般來說,都不收錢的。

這就說明了,當地煤就叫不上價。

想要讓煤價降低最好的辦法,就是打通門頭溝與北京的交通線。

而這一條交通線又分為兩截,一截就是永定河。永定河水,當初就是郭守敬專門修整過一段,用來運煤的。

只是元大都故址就是明北京城之南。也就造成了運煤運到南邊之後,還上岸往北運,從南門入城。

這個關鍵就在第二段。

水運的成本,在這個時代是最低廉的了。已經沒有比這個更低廉的運輸模式了。

但是從從永定河上岸,多用馱馬運入京師之中。

雖然短短十幾里路。卻花費不小。

這些運輸的人自然要加錢了。

朱祁鎮不可能因為運煤路線,而修建一條水渠,如此一來,只能在原來的路線上想辦法了。

朱祁鎮遙控曹吉祥,先是整頓門頭溝煤礦,不少規劃到惜薪司下面。然後又整理河道碼頭,增加通行量。

然後想辦法重修從碼頭到北京的道路。規劃出一條專門的運煤路線。

只是如此一來,其中有太多的事情,都要順天府來辦了。

而今的順天府尹,朱祁鎮與他不大熟悉,不好辦事。一時間朱祁鎮對於謙調任順天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