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2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倒不是李時勉的題本不重要。

教育皇帝,是一等一的大事。畢竟天下興亡有時候就係於人君一身。有一個好皇帝,和一個壞皇帝,對天下百姓來說,是完全不同的命運。

只是大明兩京十三省的事務,都要匯總到這裡。楊士奇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,是有輕重緩急,李時勉的題本自然是輕,緩之中。

慢慢的就只是存檔,而不是細細翻閱了。

楊士奇一發話,內閣之中也沒有幾個人反對。不過多少功夫,楊士奇的奏疏就到了太皇太后手中。

楊士奇等人與其他大臣不同。

有先帝所賜之繩愆糾繆銀章,凡是蓋了這個章的奏疏,可以直通大內,不經通政司。類似後世雍正的密摺制度。

只是這封奏疏到了太皇太后手中的時候,朱祁鎮就在身邊。

太皇太后看了,輕輕一笑,將這封奏疏砸在朱祁鎮身邊,說道:“你做的好事。”

朱祁鎮見太皇太后如此,心中嚇了一跳,將奏疏開啟一看,立即知道什麼事情都瞞不過太皇太后。

連忙上前幾步,搬了一個繡墩坐下,將太皇太后的腿放在膝蓋之上,輕輕的拿捏,說道:“奶奶,不是李師不好,只是我實在覺得,孔孟之書雖然好,但是用來治國卻沒有頭緒。格物致知,如果才能格物,它卻沒有說。”

“我私下想,這便是我將來要做千古一帝,我要所格的物,不是什麼心了,理了,氣了,而是大明的天下。”

“只有將大明天下看清楚,看明白,才能有所作為。”

“奶奶你就答應了吧。”

太皇太后聽了朱祁鎮所言,心中微微一動。她並不在乎朱祁鎮所說是什麼,卻聽朱祁鎮所言,要做千古一帝。

心中微微一軟。

在她看來,別人說這話,可能是吹牛,但是朱祁鎮所言未必不能。

因為朱祁鎮在她身邊這半年,她深刻知道了朱祁鎮如何早慧。當然了,這其中也有家長情懷,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,是與眾不同的,但是真的假的,只能需要時間來驗證了。既然他自己有了主意,也不好硬攔住。

“好,不過,李時勉你準備怎麼辦?”太皇太后問道。

朱祁鎮說道:“多增補幾個講官,讓他們一人負責一經即可,李先生而今教我孟子,以後還教我孟子便是了。”

朱祁鎮還真不相信了,大明百官還能都如李時勉一樣頭鐵。

太皇太后是何等人,只是聽了一耳朵,就知道朱祁鎮打得是什麼主意,輕輕一嘆說道:“好。不過要做千古一帝,不讀書卻是不成的。”

朱祁鎮連連點頭說道:“孫兒知道,定然好好讀書。”

太皇太后說道:“別以為新講官都好糊弄,我要是聽他們說你功課不行,你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,老老實實的過來上課。”

朱祁鎮連忙點頭,說道:“奶奶放心,這些事情難不倒我的。”

太皇太后輕笑一聲,說道:“難不倒,那你的字如何?”

朱祁鎮聽了太皇太后的話,頓時有些訕訕。

或許前世用硬筆寫字都習慣了,而今用毛筆寫字,總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毛病改不過來。他日日練字,長進都不大。

所寫的字,僅僅是能看而已。什麼風骨姿態,一點也沒有。

偏偏他下的精力並不小。

太皇太后說道:“去練字吧,今天將蘭亭序給臨十遍。”

“啊。”朱祁鎮慘叫一聲,不知道怎麼的,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身體影響,朱祁鎮在太皇太后身邊越發有孩子氣。說道:“奶奶這也太多了吧。”

太皇太后根本不看她。從一邊捏來一根硃筆,在奏疏上寫下一行字,就是按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