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3章 大明邊軍現狀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漠北,對邊塞形式,還是瞭解的。我軍與韃子之間,從洪武年間到而今,戰火連綿不斷,在邊塞之上,早已形成習慣了,每到秋季,就會派出小隊騎兵出關燒秋。將草原燒掉,一來是為絕韃子糧草,二來是為防止韃子突然襲擊。”
“所以邊關內外,實為世仇。”
“雖然也有不法之徒,越過邊牆與韃子貿易,但大多數時候,見了韃子,還是要先殺而後快。”
“不論男女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是大同是這樣,還是九邊都是這樣。”
“絕大部分邊關都是這樣。”馬順說道。
朱祁鎮說道:“那招降?太宗皇帝與父皇都招降了不少蒙古人,這十幾個蒙古人未必不是投降?”
馬順說道:“人數太少了。”
“太宗皇帝雖然屢次曉諭蒙古,但是招降的都是蒙古上層,少有蒙古百姓。”馬順說道:“為了裝聲勢,蒙古貴族投降,決計不會這麼的人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呂整是清白的。”朱祁鎮說道。
馬順說道:“臣不敢為呂整擔保,不過以臣之見,這十幾人韃子,又有女子,或許是韃子熬不住青黃不接,帶著家小老投降的。”
“但是這樣投降,不過是為邊軍多幾個軍戶而已,直接殺了的,也絕非呂整一個人做的。”
“只是陛下想要查清楚真相的話,臣這就趕往大同,細細查明。”
朱祁鎮想了想,說道:“不必了。”揮揮手讓馬順下去了。
話說到這個地步,朱祁鎮的心思,早就不在呂整殺降這一件事情上了。
他所想的,不過兩個,第一個是明軍的軍紀。呂整殺降一事,朱祁鎮覺得應該是真的?畢竟丁補文書做的滴水不漏,幾乎找不到一個突破口。馬順語氣之中都有含糊。想來自己也不堅定。即便在罪名上有所區別。但是大差不差談不上冤枉。只是武臣們都為呂整抱屈,甚至錦衣衛指揮使馬順,也是這個態度。
是他們覺得呂整的行為,太普遍了。
所以明軍的軍紀恐怕很成問題。
這一件事情,朱祁鎮暗暗記下來。
第二件事情,就是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之間的爭權行為。
這一件事情,他不是第一次聽見,而今卻是親眼看見了。兵部拿下一個都督僉事。也算是一個高階將領了。
而勳貴集團的反應,看似強烈,但是無力。
別的不說,看處理結果就行了。
內閣呈上了的文書,可以都是附有票擬的,也就是處理方案。如果皇帝不推翻的話,就按著這個執行。
而票擬,就是呂整流放廣西。
這一件事情,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就拿下一位高階將領。而張輔所做所謂不過是鬧一鬧而已。
可見雖然而今武將的待遇,還在文官之上,但卻是一個此消彼長的時候。
不過,而今三楊不過是藉助仁宗一脈的信任將勳貴壓在下面而已,想要真正的以文御武,還要好長一段路要走。
張輔的存在就是一個重要的例證。
在皇帝不能親政,內閣大權實力大增的時候,張輔卻能列身其中,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,在大明的最高權力結構之中,是萬萬不可少了勳貴一環的。
朱祁鎮看到這裡,也算看明白一點了。
但是面對這個局面,該怎麼去應對啊?
“什麼樣的真相,才是我想要的真相?”朱祁鎮心中暗道:“或者說,我想給這一件案子一個什麼真相。”
票擬就在手中,如果朱祁鎮想,他隨時可以用紅筆勾除。只是勾除容易,想明白再往上面寫些什麼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朱祁鎮思來想起,苦苦沉思,也沒有一個答案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