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9章 登基大典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鎮是聽不出來的。
他只是跟著鐘鼎聲,一步步的走下奉天城樓,向下一看。
卻見文武百官在奉天門內部的廣場之中,分為文武各司其位,站得整整齊齊的,錦衣衛御前司大漢將軍,一個個打扮得威武不凡,三步一崗,五步一哨,一根根身穿盔甲,手持各種武器。
這些武器更多都是禮儀性的,實戰性的不多,比如陌刀,比如金瓜。
每一個官員都是正裝,莊嚴肅穆之極,整個廣場之中,除卻雅樂之聲,根本沒有一絲別的雜音。
看到這個樣子,朱祁鎮一時間愣住了。
王振在朱祁鎮身邊低聲說道:“陛下,吉時已到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走吧。”
朱祁鎮身穿一身正裝龍袍,頭戴冕冠,從奉天門上下來,走在正中的御道之上,王振躬著身子,虛扶朱祁鎮一隻手為前導,只是朱祁鎮才九歲身體還沒有長開,故而王振的姿勢難受之極,但是再難受,他也不敢多少一個字。
能讓他出現在這樣大典之上,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。
兩側的文武百官一個個跪在地面之上,頭也不敢抬,只有威嚴的宮廷音樂緩緩的奏響,整個廣場都回蕩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。
朱祁鎮緩步走向太和殿方向。
本來他應該坐在太和殿的御座之上,接受百官朝賀,就算是成為一國之君了。
只是在永樂年間三大殿在剛剛修建之後,就燒成一片白地了。而今還沒有重新修建起來,朱祁鎮在乾清宮接受朝賀。
朱祁鎮走過長長的御道,正坐在乾清門下的御座之上。
這御座,本來乃是交椅,不過裝飾以金銀而已。只是太祖皇帝之後,皇室的生活也越發奢華了。
而今的御座,已經變成了類似床榻的御座。
御座橫起來坐上三個人都有餘,後面三張靠背,中間那一片高,兩邊低,類似於山型。兩邊的扶手卻有兩條游龍,扶手盡頭是龍首含珠狀。
只是朱祁鎮身體太小,坐上去,四邊不靠,空蕩蕩的,王振之前也考慮過了,為朱祁鎮左右增加了兩個迎手。
所謂迎手,就是類似兩個小枕頭。讓朱祁鎮將雙手放下,不那麼孤單。
當朱祁鎮在雅樂之聲中坐定。後面有太監用兩柄孔雀羽毛扇子遮住後面。
王振前出幾步,站乾清門屋簷下面,對廣場之上的文武百官,大聲宣讀道:“仰惟祖宗肇造之功,收成之道,規模宏遠,光照萬世,我皇考皇帝以至仁大德統承之率循憲章。恢弘政化。方期國家永底雍熙,不幸遐棄。肆予眇躬,袛承遺命,於宣德十年正月九日即皇帝位-------”
長篇大論洋洋灑灑,朱祁鎮沒有細聽,但想來數百字估計下不來。乃是出自翰林院之手,不過其中的內涵也就那麼一點,首先,改元之事,就是今日為正德十年,明年為正統元年。
其次就是各種升格,皇后孫氏變成了皇太后。而皇太后變成了太皇太后,還有幾個公主。升格為長公主。
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。
其中也有一些政治意味的事情,但是全部是內閣的意思。朱祁鎮沒有掌控的能力,大抵就是繼承宣德年間的政策,一切照舊。安成例來辦。
登基詔書宣讀完之後,下面文武百官都山呼萬歲。隨即文武百官都上前朝見朱祁鎮。
當然了,朱祁鎮不用說話,坐著就行。下面的官員一個接著一個行禮過後,王振代朱祁鎮應答。算是定下了君臣名分。
而今說起來容易。但是一套流程下來,從早上直接忙活到下午時分。才算是正式為帝。
從此之後,雖然年號還是宣德十年,但是大明皇帝變成了年近九歲的朱祁鎮。
朱祁鎮雖然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