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章 太后二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不是丞相,依然有大量事務要皇帝決斷。在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體系之中,所需要的是一個成年的,能正常履行職務的皇帝。
從來沒有幼主的位置。
而今出來一個幼主。
就意味著,在朱祁鎮成年之前。大明的權力體制,就不能正常運轉了。
這才是太后心心念唸的大事,決計不是因為朱祁鎮與太后之間的一點點的小隔閡而弄出來的事情。
是因為大明體制決定了,它需要一位成年君主,也就是長君。
否則,就要在現有體制之中做出改變。
這一點,宣宗皇帝已經有所覺悟了。
宣宗皇帝將一切都推給了太后,甚至給了太后臨朝稱制的權力。
這個時候,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限制太后。
張太后想如前代諸多太后一般臨朝的話,也沒有什麼阻礙。
但是張太后,卻不能也不會這樣做。
其一,就是她的身體。
老了就是老了。
如果她再年輕十歲的話,這事情做起來又怎麼樣的,但是朱祁鎮而今才九歲,距離心智成熟,能獨立承擔皇帝責任少說要十年光陰。
但是太后有十年嗎?
如果在此之間,有一個萬一,皇帝仍不能親政,那麼接替她的人是誰?是孫皇后嗎?
不得不說,張太后對孫皇后一萬可看不上眼。
這也是有原因的,張太后父親是指揮使,兄長是靖難功臣,經歷的風風雨雨之多,早就將張太后打造出來,在宣德年間多次參與政事。
對執掌天下之事,張太后是有信心,能做好的。
但是孫皇后,在張太后看來,就是一個不識大體的婦人而已,宣宗皇帝廢后之事,就是宣宗皇帝一生的汙點,即便是千載之下,也洗不乾淨。
這背後,都是孫氏所為。
這樣不識大體,不知道天下為何物的婦人,如果將權力交到她手中,還不知道將天下霍亂成什麼樣子。
其二,就是有明一代,從太祖皇帝,對後宮干涉非常嚴格,後宮不得干政,連選妃的原則就能看出來。
明代皇帝娶婦都是娶於小民之家。、
張太后算是一個特例。
她不想破壞祖宗成法,而且她也看得明白,她如何真臨朝稱制,對孃家來說,未必是好事。
所以她要想另外的辦法。
以親王攝政。是不是可以?
越王身體不好,一直纏綿病榻。在她看來,她三個兒子之中,最先走的那個人,會是越王,卻不想是宣宗皇帝走在前頭了。
越王不可用。能用的只有襄王了。
襄王的才能,太后是知道的。
乃是天下皆知的宗室賢王,既賢且親。
正是如此,太后才神不知鬼不覺的將襄王金冊取過來。
從一開始,太后就沒有廢立之心。只是有些事情卻引人猜忌而已。
只是太后也在猶豫之中。
因為她知道,讓襄王攝政容易,但是讓襄王還政的時候,就不容易了。倒是說不得叔侄兩人就要刀兵相見了。
這手心手背都是肉,讓她如何忍心。
在歷史上,張太后將襄王金冊藏在宮中秘而不宣,七日之後,才令正統登基,並讓王振以司禮監太監掌披紅之權。
也就是張太后,這一決斷,開啟大明中後起,司禮監太監為內相的歷史。
張太后在幼帝時期,做出了最妥善的安排,不得不重用太監,因為從太監之中收回權力是最容易的。
而正是因為如此容易,大明後世皇帝們,都讓太監引入朝政之中,以至於成為了成例。
這些變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