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7章 新天子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古代對神童也是非常看重的。
而今張太后對朱祁鎮而今所做所為,也是刮目相看。
誠然,朱祁鎮那些小伎倆,真正能起做用的只有一件事情,那就是將她取襄王金冊之事放了出去。
昨日楊榮就已經上奏,奏疏之中雖然沒有明言,但是言下之意卻是很清楚的,就是祖宗自有成法,父死子繼方是正道。暗示他抵制兄終弟及。
張太后知道,這僅僅是一個開始。
如果她不做出處置的話,令事態進一步擴充套件的話,就無可挽回了。
倒不是對她有什麼傷害,而是對襄王。
如果這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,將來皇帝登基親政之後,有不知道多少無恥小人,會藉機報復襄王。
襄王恐怕沒有好下場。
這決計不是張太后所期望的。
朱祁鎮的作為,固然讓張太后有些措手不及,但也看出來,朱祁鎮的潛質,做一個好皇帝的潛質。
這讓張太后心思有些變更。
她心中暗道:“之前沒有想過太子有如此資質,如果我將太子帶在身邊,親自調教,有生之年,或許能為大明留下一位明君。”
不過,看朱祁鎮的樣子,與她間隙以深。
恐怕一個做不好,為今後之事埋下禍根。
張太后心中暗道:“而今只能當機立斷了。她說道:“來人,為太子更衣。”
朱祁鎮不明就裡,卻無法反抗。張太后身邊的人為朱祁鎮換了一身太子正裝。外面罩著一身孝衣。
隨即張太后帶著朱祁鎮一前一後,坐上了步攆。
看著步攆的方向,朱祁鎮心中也漸漸的安定下來,因為,他看得出來,這是向南而去。
中國古代的宮殿,都是前殿後寢的結構,而今所去地方,就是前殿。
恐怕去見大臣。
果然張太后帶著朱祁鎮走出了長長的宮牆,來到一大片空蕩蕩的廣場之中,這廣場之中,都清理得乾乾淨淨的,只有三個高臺。
這三個高臺並非別的,而是三大殿的遺址。
永樂年間修建北京城,三大殿是最先修建的建築物。只是也是最先倒黴的,就是三大殿,在永樂年間,就被天雷擊中,引發大火,付之一炬。
想要重新修建,卻是不大可能。
不僅僅財力的問題,還有材料的問題。比如修建宮殿所需的樑柱,都是金絲楠木,名貴之極,想要從雲貴群山之中運出來,可是要費好大功夫的。
再加上,永樂之後,國家財政支撐不住,執行戰略收縮,連交趾都放棄了。
這些大工程,只能先放放了。
太監宮女簇擁著張太后與朱祁鎮走過三大殿的廣場,向東走過了幾道宮牆,不多時就遠遠的看見了一座特別的建築。
故宮的其他建築物都是金瓦紅牆,唯獨這文淵閣卻是青牆黑瓦,是典型的南方建築物。是模仿寧波範氏藏書樓,天一樓而建。
以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之意。以冷色象水,以避火。
是紫禁城中的藏書樓。也是內閣所在地。
這個時候,已經有不少大臣已經迎接出來了。
朱祁鎮遠遠的看見,五個頭髮霜白的老人,四個文官服色,一個公侯蟒袍。只是他們衣服外面都套著孝衣。他們身後還有數十個七八品的小官。都是在內閣行走的中書舍人。
“恭迎太后,恭迎太子。”幾個人齊聲跪地行禮說道。
“起來吧。”太后一邊說,一邊將牽著朱祁鎮的手,走進了文淵閣之中。
一進文淵閣,朱祁鎮就聞到了一股其他味道。
文淵閣乃是紫禁城之中最大的藏書樓,為了保養書籍,裡面就有不少藥材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