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8章 李時勉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知道,太宗,仁宗,宣宗三位皇帝。她覺得最厲害的還是太宗皇帝,但是太宗皇帝如何對讀書人的,她也是親歷者。

其中道理,當時不明白,後來也就慢慢明白一點。

這麼多年過去,又常在宮廷,太多的事情都看穿了,自然知道很多人道貌岸然後面是什麼?

四書五經不能不讀,不能不學。但是真一心覺得一本《論語》能治天下,卻是傻了。

她看著朱祁鎮心中暗道:“這道理我怎麼沒有想到。”隨即覺得,這些經驗是有必要傳給子孫的。說道:“既然你想如此,我自然應允,只是如此你就好苦一點了。”

“再苦,能比得上太祖太宗創業之苦?”朱祁鎮說道:“孫兒不怕吃苦。”

朱祁鎮出了慈寧宮,一邊走一邊說道:“去查查,那個石璟,還有薛家二公子,到底人品怎麼樣,武藝如何。”

“是。”王振跟在朱祁鎮身後,落後半個身位。

“還有將李時勉給查查。”朱祁鎮繼續說道。

王振說道:“這個奴婢知道。”隨即王振將李時勉的生平一一道來。

李時勉乃永樂二年進士。

李時勉的一生,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,那就是硬骨頭。太硬了。

他永樂年間入仕,接過得罪了永樂,洪熙,宣德,三個皇帝。

永樂年間,太宗遷都,李時勉以為不可。被太宗皇帝責罰,下獄,幾乎要死了。不過太宗皇帝忍著氣嗎,看李時勉的奏摺,覺得李時勉雖然在很多時候說話不客氣,但是才能還是有的,這才保住了一條命。

一年多以後才放出來了。

這也罷了,永樂大帝不是一個脾氣好的人。又為了打擊東宮太子,也就是仁宗皇帝,將很多人都下獄了。

李時勉僅僅是其中一個而已。

但是仁宗皇帝卻是好脾氣。最少在禮遇士大夫上,做的不錯,否則也不會諡號為仁。

李時勉依舊頂撞了仁宗皇帝。將仁宗皇帝氣得不輕。

氣到什麼程度。抄起身邊武士的金瓜,砸了李時勉,將李時勉打斷了三根肋骨,李時勉差點死了,又是下詔獄之後,楊士奇悄悄的接濟醫藥,才活了下來。

結果,他沒有死,但是仁宗皇帝不行了,仁宗皇帝臨死的時候,還對夏元吉說道:“李時勉辱我。”

宣宗皇帝從南京到北京繼位,來到北京之後,第一件事情就是見李時勉。先令人押李時勉來見,隨即又覺得氣極未解,傳令不必將李時勉押過來,直接午門斬首。

只是宣宗皇帝傳令的人,與李時勉錯過了。李時勉已經到了。

宣宗皇帝見了李時勉,操弓欲射,問李時勉上奏說了一些什麼。

結果李時勉一一道來,其中有,不應該遣太子遠離之話。宣宗皇帝聽了,其中雖然語氣太沖,但是卻沒有什麼不對的話。

左右又私下勸宣宗皇帝,為仁宗皇帝身後名著想。

如果他殺了李時勉,就坐實了仁宗皇帝是被氣死的了。於仁宗皇帝身後名不利。

於是宣宗皇帝才放過李時勉。

李時勉兩次入獄都大難不死。但是脾氣一點也沒有變。

宣宗皇帝御經筵,賞賜諸位大臣金錢,所謂之金錢,就是宮中以金子鑄成銅錢狀的金錢。

接過金錢落在地面之上,大臣皆俯首撿起來,就李時勉不動,認為這不是待大臣之道。

宣宗皇帝聽了,就重新賞賜,特別重賞李時勉。

只是李時勉的脾氣,讓人生畏。就被打發到國子監了。

朱祁鎮聽了李時勉的事蹟,心中頓時生畏。

之前,太皇太后說,賜了戒尺給李時勉。他還不擔心,因為他畢竟是皇帝,在這個時代,真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