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6章 遺詔二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帝梓宮,決計不能以普通的棺材視之。先要抬著前向,根本不行。
無數片紙錢,就好像是飛雪一般,灑滿了整個北京城,王公大臣,文武百官都身穿孝衣在外面等著。
朱祁鎮跟在靈車後面,身後就是大行皇帝的靈位。步行跟隨。
只見在一片哀樂之中,朱祁鎮身後跟著文武大臣,亦步亦趨,帶著長長的隊伍,緩緩的前進。
這一次,他們不是從正門出去,而是從西華門出來。
外面的百姓,官員都在路邊跪著。
越王咳嗽了好幾聲,方才有力氣說道:“陛下,您送到這裡就行了,該回去了。”
似乎是因為高平陵之變,讓後世所有皇帝都得了警醒,不敢擅自離開京師。所以送大行皇帝入陵的事情,一般都是由皇室宗親代替。
而太宗皇帝駕崩的時候,就是當時為皇太孫的宣宗皇帝送葬的。
只是宣宗皇帝死的太早了。
朱祁鎮是他的長子,尚且不滿十歲,次子朱祁鈺更小,故而一點忙都幫不上。
能幫上忙的,也只有越王了。
越王也是太皇太后嫡子,只是孃胎裡面帶兵。身體單薄之極,甚至太醫已經判定了,腎水不足,終身無嗣。
故而這才被太皇太后留在北京,沒有去就蕃。
此刻,北京城種,皇家成年男丁,就他一個,這種事情他責無旁貸。
不管是,朱祁鎮登基之前,去太廟請神位,還是祭天地。都是越王代勞的。
越王的身體本來不行,這一番勞苦之下,更加難以支撐下來了。
朱祁鎮看著越王,只見他年紀輕輕,看上去不過二十多歲,身形單薄,臉上有病容,手中一直帶著手帕,即便是在這樣重要的時刻,也時不時的有咳嗽之聲。
朱祁鎮知道,越王是真身體不好,不是假的。
這就是為什麼太皇太后,寧可想辦法將在襄陽的襄王調到北京監國,都沒有想過越王的原因。
他的身體根本不能支撐。
他從出生以來,就纏綿病榻,如果不是生在皇家,有天下名醫醫治,各種藥材不用錢一般揮霍,他根本活不到現在。
朱祁鎮說道:“王叔,你的身體行嗎?”
越王咳嗽兩聲,說道:“陛下放心,撐得住,陛下的龍體才是江山社稷之重,千萬保重,萬萬不可有損。”
這也是禮部不想讓朱祁鎮出宮的原因。
這個時代的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。
而朱祁鎮卻是萬萬不能有事的,一旦有事,就是一場天大風波。
朱祁鎮目送長長的隊伍就好像是一條長龍一般,知道,他們出城之中,休息一夜,才能到天壽山中。
而除卻今日之後,朱祁鎮根本不可能再見到宣宗皇帝的梓宮了。
他雙目直愣愣的看著,直到什麼都看不見了,熱淚才滾滾而下。
只有這個時候,他才真正感受到,原來他的父親真不在了,無數關於宣宗皇帝記憶,翻滾而來,與後世父親的記憶混在一起,似乎分不出彼此了。
他都永遠的失去了他們。
朱祁鎮心中暗道:“父皇,你安心的去吧,大明朝在我手中,一定能問鼎四海八方,削平天下不臣。”
歷史上的正統,真不算是一個好皇帝。
前期土木堡之變,後期奪門之變,殺于謙。都是汙點,一生最大的亮點,居然是廢除殉葬。
但是而今,這個廢除殉葬的名聲,在朱祁鎮的操作之下,掛到了宣宗皇帝名下。
他知道,宣宗皇帝一生,雖然不能說沒有缺點,但的確不需要個如此名聲作為點綴,但也算是兒子對父親的一點孝心吧。
此外,他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