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01章 定風波三,明天子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以朱祁鎮對馬順僅僅是敲打。
但是下面這個人,朱祁鎮就要費心思了。
因為下面這個人,是于謙。
王振對朱祁鎮來說,不過家奴,錦衣衛也不過是鷹犬。而於謙,朱祁鎮之前當做老師,而今卻發現,這是錯的。
于謙,不僅僅是于謙,還有大多數士大夫。要當做合作者。
朱祁鎮深吸一口氣,對身邊的人說道:“傳於先生。”
于謙到了大殿上,說道:“陛下,臣料事不周,方有今日之事,請陛下責罰。”
朱祁鎮觀察于謙的一舉一動,每一個細節,看上去于謙的慚愧之心,卻是發乎內心的。他心中鬆了一口氣,說道:“於先生何過之有,只是朕將這一件事情想簡單,沒有聽先生的勸導,卻是朕的錯。”
于謙說道:“陛下,臣-----”
于謙還是比較老實的,他在地方上做事是相當有手腕的,只是對朝廷之上的爾虞我詐,還沒有深刻的理解。
今日之事,于謙其實也深刻的反省自己,已經做好,被貶出京師的準備了。卻不想朱祁鎮連說都沒有說,就此一筆勾銷了。
心中豈能不感動。
朱祁鎮說道:“先生,不必說了,千錯萬錯都是朕的錯。而今朕還需要先生相助。畢竟朕付出這麼大的代價,總要善始善終。”
“請動太皇太后一次,也不容易的。”
于謙聽了,說道:“楊首輔不是已經按照陛下之言行事,新安為特例,可以供海外子民貿易之用。不用朝貢之例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朕知道,只是朕開海也不是好大喜功,而是想為朝廷開一財源。而今朝廷各處都要用錢,賑災,軍費。”
于謙說道:“恕臣直言,欲速則不達,今日一事,已經讓百官洶洶,天下遲早是陛下的,陛下何必如此心急,而今陛下應該好好讀書。自然有親政之時。”
“先生之言極是。”朱祁鎮說道:“朕也明白。朕也沒有想要大張旗鼓,不過是想做些準備以備將來。”
“朕沒有別的想法,只是想請先生選一新安知縣。掌管海貿內情,將來有所舉動,朕也可以有的放矢。”
于謙聽了,這才鬆了一口氣。
一個知縣而已。
這一件事情,于謙還是能辦到的。而且於謙也不覺得是什麼大事,不管朱祁鎮有沒有親政。安排一個知縣的權力還是有的。
甚至於謙只要光明正大的將這一件事情告訴楊士奇,楊士奇也會給朱祁鎮安排了。
“陛下屬意何人?”于謙說道。
朱祁鎮說道:“朕沒有人選,只是為將來計,這個人決計要清廉,有吏才。”
于謙想了想說道:“陛下,想要這樣的人卻是難了。”
朱祁鎮說道:“為何?”
于謙說道:“楊首輔最近大量清理百官,庸者下,能者上,但凡清名在外的,最少是一個知府。除非在新科進士之中選。”
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,會是這樣的原因。
不得不說,以楊士奇為首的,洪宣輔政集團,還是相當有能力的。三楊秉政時期,即便放在整個大明朝,也算得上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。
大部分官員的能力都還不錯,不能說沒有貪官汙吏,最少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的。
朱祁鎮說道:“新科進士沒有經驗,朕擔心會誤事。於先生認為李時勉如何?”
于謙說道:“李大人,陛下屬意李大人?”
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:“今日將李講官遠竄,實非得已,只是形勢所迫,不得不為也。既然李講官一點要外放,何不做一番事業,將來也好調回京師。”
“只是朕擔心李講官清貴慣了,卻不知道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